睿妈睿爸的教育手记

【RAISING BOYS FIT TO CHANGE THE WORLD】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因回国不能及时上帖,望朋友门见谅
查看以前文章请点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纽约汽车展是我们一家每年必去的展览之一。这么小的孩子去看车展有什么意义呢?我说呀,一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见识(老中的孩子最缺乏),二是孩子可以尽情地玩汽车(孩子都爱玩汽车,记得我家的车怎么坏的吗?见家就是孩子的Workshop)。不想繁述,帖几张片片交差吧,呵呵!
出来的时候,门外面有一吉普车爬坡FreeRide,小睿很想坐。领他到入口处一看,太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今年的藤校申请有多热,看看数字就知道了:先别说差生,光SAT数学800分以上的,哈佛就锯了1100名;耶鲁放倒了无数SAT得分2400的;普林斯顿也不甘落后,给数千名GPA在4.0以上的吃了闭门羹。据这些名校招生部门的官员说,今年是这些学校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学校给申请人的回复中,拒绝信远远超过了录取通知。斯坦福今年收到了23,956个申请,只接受了2,456个,录取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By睿爸当然了文章说的是中国教育,可咱离井背乡已多年,一对中国现在的教育现状不了解,二既然孩子已经不在那个体制下,就没有那么多dilemma,所以要对这么大个题目发言肯定有失偏驳,所以还是免了。不过,作为父母,咱还是能从汤玫捷的成功中吸取一点经验滴。(别跟我争什么上哈佛不见得就算成功,这总是在浪费你我宝贵的时间,呵呵。)孩子要成功(别问我什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By睿爸我没有议论人啊?没有,那最好了,您肯定是孩子的RoleModel,而且也省得浪费时间继续读下去,请看下篇吧,呵呵。说实话,议论别人似乎是人的一个本性,因为人活在世上,免不了要和人打交道,这一打交道呢,就对别人有了看法。有了看法,当然不能自己一个人独享,否则这几十年活下来还不憋死啊。那怎么办呢?和另外的人去说,这另外的人呢,也不是随便选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奶奶中风瘫痪那年,我十二正上初中。奶奶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但她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一是因为父亲排行老小,按习惯,老人一般和小儿子一起生活,二是奶奶离不开她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屋,因为父亲的两个哥哥,一个是工人,一个是教师,如果要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一起住,奶奶就得离开她熟悉的祖屋,甚至熟悉的村庄。奶奶瘫痪了,不得不整天卧病在床。逢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7-03-30 07:46:01)

附近有一家Karate,生意特别好。怎么个好法?这么说吧,有人甚至开车一个多小时送孩子去学。以前每天接小睿从学校回家的时候,都经过它的门前,虽然看里面熙熙攘攘,但我不为所动,总觉得这么大的孩子就是要玩(小睿4岁),而不是去学这学那,就算学,也得等大点了。冬天的时候,小睿换了个学校,只上半天,在家里的时间多了起来,再加上外面冷,Park,Playground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27 21:57:34)
By睿爸“心有余悸”这个成语通常是指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它的词根是“心悸”,一个医学术语,指的是在激烈运动,情况紧张,或过度害怕时,心脏的剧烈跳动,有时有一短暂的感觉,好像心脏已经停止跳动。意思也许知道,但您不见得经历过,不过最好别经历,毕竟不是什么好事。而我呢,却“有幸”经历了两次。第一次,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23 07:55:14)

By睿爸IWoz的全名是SteveWozniak,苹果电脑的发明人和苹果公司的Co-Founder之一。前两天去图书馆,偶然发现了他的一本自传,书名也叫IWoz。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书,我得说,这家伙确实是个天才,而且天才得有理由。(呵呵,做了父母,咱读书的侧重点也变了,不再只是看热闹罗,而是想看看人家怎么养孩子。)IWoz的父亲是军火商Lockheed公司的一名电子工程师,所以家里少不了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晚上学现今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先不说子女坛里各位老中家长比较一致的结论,光看一看美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每年有9%的适龄孩子被父母HoldBack一年),你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那为什么要晚一年呢?我想你可能比我还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晚上学,不管是在Social上还是Academic上孩子在班里容易成为领头的。事实上,不仅绝大多数家长这么认为,连很多老师也觉得是这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