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994年。
当CBD还是蟑螂比人多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在全北京最豪华的写字楼里打杂了。那年头在这种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刚来的都得打杂。不像现在,只要你爸是李刚。
公司给当年新来的学生仔开了两周的培训课。有一个内容我印象深刻。说一个三年的老业务,贪污200万巨款炒羊绒,发财先在东直门内给自己买了个小四合院。后来羊绒掉价,糊不住窟窿被财务发现[
阅读全文]

时间拨回到1989年。
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我上大学了。
又回到儿时那个熟悉的、到处有人荷枪站岗的大院环境。不同的是,这次大院里的人们嘴里常常哼唱的不再是“革命军人各个要牢记”,而是另一句说不出歌名、更听不出歌词的“喔啊喔啊喔”。我那点可怜的音乐造旨,只能分辨出来大概是“米拉米拉瑞”的C调。
时间快进到1992年。[
阅读全文]

我知道70是个特别多情的坛子,所以特别取了这么个名字。但是各位兄弟姐妹,这实在不是坑,充其量是一个标题党。本来想在回坛去debut,但是怕debut不成被debate,所以还就70了吧。这里亲戚多,脸熟,虽然没人捧,但也不会有人砸。
天堂,我想说的是中国。我在天堂里走了一遭,又一遭。然后又一遭。如今又落回在了北美的土地上。还不知道是不是脸先着的地。所以先[
阅读全文]

我想说。。。
•坑。。深坑。。-冷调-♀(0bytes)(5reads)1/1/1114:16:14
•我想说,亲爱的,哄你呢,别做梦了-musicstore-♀(0bytes)(9reads)1/1/1117:53:35
•秃子: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调调:新年快乐恭喜发财。快速的啃一下-勤快的猫-♀(0bytes)(5reads)1/2/1109:13:44
•靠..吃鱼还出中段呢...-都是国人-♂(0bytes)(4reads)1/2/1114:26:04
[
阅读全文]
[史观] 辛亥之后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生,1962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史学家,在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造诣精深,注重治史方法创新。著有《西周史》、《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等。 楚望台的枪声,回音震荡,震垮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在东亚出现了一个中华民国。这一次革命,说是快,却也[
阅读全文]
对于西方的隐患,早在康熙晚年,已有所悟。他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对西洋事务,乾隆也高度重视,“事涉外夷,关系国体,务须彻底根究”。不过,估计是在接待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前后,心态复杂的乾隆留下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好一副“宁可求全关不开”[
阅读全文]
晚清“四民”社会秩序逐渐解体反政府势力泛起
图片一:1869-1871,广东,两位商人和他们的助手。左边的商人身穿当时只有王公贵族才穿的貂皮大衣。图/fotoe
图片二:1870年前后,上海,吸食鸦片的人。此为摆拍的照片,当中表现了当时中国人吸鸦片的几种方式。图/fotoe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除了“官”之外,就是“民”了。所谓“民”,就是“士”、“农”、“工”[
阅读全文]
清王朝垮台前,爱新觉罗利益集团已丢尽了它的脸“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在社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立宪步骤。”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王朝爱新觉罗“部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
阅读全文]
图片说明:长江三峡。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曾写道:“中国历史从古代一路走到清朝末年,就到了三峡……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日,从此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
所谓天下大势
文/龚晓跃
某个暴躁的士兵开枪后,武昌起义爆发了。这是99年前的一起偶然事件。
如同一切宏大的历史,偶然事件[
阅读全文]
的超出比例。这里面没有考虑的因素有:1)中国的房子70年产权,而我折算的租金价值假定其为永久产权;2)不考虑居民收入增加带动租金的增长,因为这两年北京空房率很高,租赁市场供大于求,租金增长几乎没有。<br><br>第二,就溢价比例而言,小户型较高,靠近市中心的房子较高,开发商手里的一手房较高。小户型购买者较多,需求旺盛,市中心的房子方便,需求也旺盛。开发商手里的房子高,则是因为4万亿刺激计划让开发商手、投资客最近又手头宽裕了,所以不急于出售了。一手房标价上升,是带动最近二手房市价格回升的主要原因。比如领秀新硅谷,溢价高达200%,也就是说,房价是实际价值的3倍。因为海淀房的子女教育热点,二期还没开盘就传出已经定空了。我去的时候,售楼小姐看上去态度还是很冷漠的,我们没房了!<br><br>第三,二手房主,一天一个价。因为最近二手房兴趣较大,很多人看房。房主丢失的信心又回来了。大家都听说房主转天就抬价,谈好的还可以反悔。比如我看过的时代庄园的一套别墅,2007年底6月开始,一直的标价就是368万,直到09年5月底,才突然涨到400万,结果7月初我去看房的时候,就470万了。看房的时候,房主和中介都跟我讲,已经有人定了金,但是那个买主太土房主不喜欢,如果我要可以考虑反悔。中介业在旁边帮腔做势。我反问有钱赚你干什么谈不来呢。他们就说那买主不懂得原主人的情调啥的,住进来是破坏来原主人对这套房子倾注的心血。说的我热血沸腾,差点当场拍板。后来,我网上一搜,才知道原来是涨价搞得鬼。据我判断,那套房子很可能就没卖出去过。<br><br>每次看房的时候,都听中介的忽悠,每个中介都希望赶紧成交好吃提成。他们的心理,主要还是帮房主搞定买主。300万以上的房子买主并不多,而且供应充裕,以上几个小区象世贸奥林、上元、罗马嘉园、泛海国际等,入住率都30-50%,大部分的房子还在投资客手里。比如我看的两套上元的房子,06年交房到现在还是毛坯。还有百旺杏林湾的跃层,2007年交房的,但3年了还有大概50%没有卖出去,还在开发商手里。中介忽悠客户,有各种各样的招式,这里介绍一下我经历过的,给大家提个醒。<br><br>友情提示型:说房主卖房子也是看人,有好买主他就宁愿卖给你,价格好商量。比如那套一个月前还是400万,我看的时候就已经470万的房子,商量也就是个20万,他还是多赚了50万。即使刨除给前个定户的毁约金,那也还有40万的净利呢。中介这种以友情为介入点,忽悠买主让他们有满足感的手法,使有极大的隐蔽性的。我就差点中计。<br><br>大势所趋型:中介会大肆忽悠这段时间房市多好,北京上月成交了4万套,而且房价不断的在涨。我们最近又买了多少套等等。以大势劝说你你顺应时代潮流,此时不买更待何时。买完就升值。他们是绝口不提北京房市在秋冬季的淡季将会有的变化的。<br><br>急火攻心型:有个中介曾这样跟我说,您约的房子房主说昨晚上已经成交了,您来看看跟他的户型比较近,价格上稍微高一点的一套吧。结果你去了,看好了。中介会说,我帮你在跟房主谈谈。然后很快打电话给你,房主现在好像有点动摇,可能是想涨价,因为这块的房子最近比较好卖,您看昨天那套一晚上就订了。真么一说,你就急了,不能涨了,我现在就订。其实你现在就上当了。)
因为自己有买房子的想法,最近集中火力对感兴趣的几个地段的房子做了详细考察,对中介、房主都有较多的了解。现在分享一下经验总结。
首先,北京商品房溢价20-200%。
我考察的地段在北京的东部和北部。东四环的棕榈泉(3万/平,550万/套)、泛海国际(3万3/平,800万/套),东五环万象新天(1万/平,200万/套),罗马嘉园(1万5/平300万/套),北五环的上元君庭(1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