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本来就难。站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改起来更难。但是拖延改革,不是出路。现实的局面,改革不但要跟腐败或溃败赛跑,还要和越来越年轻的社会主体的期望值赛跑。
原文:
不久前我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了,讲起改革来还是颇为沉重?再进一步问,为什么我们这个体制改起来那么难?这里有不少感慨。不是吗?中国这个要改革的体制从1952年国民经[
阅读全文]
新一轮改革涉及到中国经济的庞大骨架,必须涉及到深层次,才能让其恢复造血功能。
这一轮改革新在何处呢?
如果说1978年的改革发轫于农村,1984年的改革将其经验推向了城市,1992年的改革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4年的改革又是全面市场经济改革的铺开,那么,这一轮改革的新意是,它将触及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种种深层次问题,触及中国这一庞[
阅读全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折射(之三):重构改革话语,公正就是改革的核心。在社会矛盾激化的当下,强调公正才能得到社会认同。
学界对此次三中全会很关注,原因是中国社会处于双重转型期。如何走过这个社会矛盾激化、发展困难重重的时期,中央必须重建社会大多数认可的“改革”,就必须以公正为核心重构改革话语。这次会议要有一个定调、定位。定调是改革的路[
阅读全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折射(之二):中央的执行力,是改革的基础,和实施的重点。但过去几年做得不够。
社会对此次三中全会期望不高,因为中央的执行力不够。例如,有关非公经济的三十六条,没有很好执行;温家宝第二任期内,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没有很好地进行,导致现在没有成熟的政策可以出炉。顶层方案看上去不错,但试验区结论不够。过去五年在改革预演[
阅读全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折射(之一):中国社会的管理体制改革,是本次大会的重点。
各国都是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发展阶段、政治体制等因素来决定自己的管理体制的。中国电力、能源的体制的管理,一定要和价格体制、政府审批制度、政府管理机制、融资机制等各方面的的改革相配套,和法制建设的进程相适应。
张国宝,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温家宝[
阅读全文]
七月九日,我转发了吴敬琏的“饮鸩止渴的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他当时讲: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2009年用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把GDP增长率拉到8%以上。当时有些人觉得非常得意,说我们率先走出了危机。实际上这是饮鸩止渴的办法,它不但没有降低杠杆,相反进一步杠杆化了。那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路。空城鬼蜮就是四万亿大跃进的不二产物。已经活生生地[
阅读全文]
看到美国的华人对白宫的请愿超过十万门坎,真为每个参与了签名的平凡的美国华人高兴。因为你的努力,至少第一个目的正在得到:从此,美国的政客、公知、媒体,再也没哪个二百五动不动就随便拿“中国人”开刷。
历史,常常就是这么在一个不经意的之间改写的。如果你不想你的子孙后代再受我们这一代所受的窝囊气,你就做点你力所能及的事。当历史改[
阅读全文]
凤凰网在薄的问题上跟着温27亿起舞,几番造假,就算了。但在右派问题上也造假,实在混蛋。
文学城首页推荐了“旧金山翁”的博客:“真事:反右运动中中科院没划一个右派",实在误导全球的读者。为正视听,特写此段:
我认识就有两个右派:
何善堉,数学所最早的研究主任,被划为右派;
郑哲敏,力学所,内控右派。
为了说文革不好,什[
阅读全文]
10月21日,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经济形势报告。
李克强:
我们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突出特点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好的增长1%多一点,差一些的就负增长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体量比较大的几个,增速普遍不超过2%,个别好的也不超过5%。2010年,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两位数,达到10.4%,但到去年四季[
阅读全文]
中国的不幸,在于有一个出卖国家利益的精英集团!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也有30年了,对比日本的经济起飞,50年代到80年代,基本上是国家产业和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福利和保障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为什么在中国广大人民却没有得到高速发展带来的利益呢?外资摘桃子的巨大财富流失。目前的危机不仅仅是道德体系崩溃的内部腐烂,更大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