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那天,平平常常的一天。玩家们在中原集市里畅游正欢。各路侠客刚进游戏的时候都会来这儿逛一趟,为交换钱财和装备,为接着要做的任务卸下一些或是加上一些什么。街市上生意兴隆,宾客来往如过江之鲫。当街有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不懂规矩的小菜鸟,她不去干活儿,却在那儿冲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喊:“谁能帮我找到骥!人民币现金$100元!”。那个混不吝破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白天勉强还像个正常人,像个正常人那样保住唯一可依靠的工作。但下班后,脆弱的的脑神经却受不住这种大侠和菜鸟的心理矛盾冲突。下班之后,人就如同变成幽灵一样,溜回家里躲起来不愿意出门也不敢见人,纽约这个大都市里各种可忙碌可娱乐的事情,都与我无关。对抑郁症患者而言,每天保持胸口这一口气在呼吸,已经用完全部力气了。 那时候也不知道去看心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样我对游戏的兴趣也比刚开始淡了些。离家第三个月,想念孩子,偶尔打打电话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公婆也办好手续飞来美国,娃爸说我无论如何要回去见个面,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个饭,让老人放心。于是跟老板请了两天假。开车回家。 恍若隔世,我还是很迷茫,先前对娃爸说过要想清楚点什么才回去的,现在却还是什么也没想清楚。 过去几个月我一直靠本能自动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也觉得越来越像小说了。我想原因是一到八章中,楼主描写一地鸡毛的生活,是我所熟悉的;楼主对于那些一地鸡毛,总是简约提及,而不是细细描写。因为这两个原因,前8章读起来,很像论坛里的帖子,而不是小说。最近的几章呢,有许多细节,而且也不是我熟悉的生活,所以像小说。无论如何,作者的文章写得很吸引人。 回复: 有些人是一生下来就在牢笼中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再次归来,重新注册。比起游戏里常见的:令狐冲,大白兔,小蜜蜂这些ID,给自己起了个相对暗黑的名字:妖狐333。这个ID的内心定位是一只死而复生的妖狐。一串数字333。取数字3,无穷无尽的意思。当时我和队友们彼此也还没想到留下任何线下联络方式,重生之后,我只能去他们常出没的地方耐心蹲守,这样才终于慢慢再联系上他们。突然消失两周多,按照游戏里的时间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玩的游戏是一个大型真人互动网络武侠社区,这是一个峰值时有数千人同时在线的超大社区。因为游戏里有场景,有当时比较先进的画面环境,有故事,人物背景。 每个参与的人在社区里有身份,有任务,还能通过公开聊天或私聊功能自发地交朋友,组队,甚至线下聚会。这些功能使它玩起来很容易上手,上手后有很强大的如同真实世界般的吸引力。社区里的玩家有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工作第一周的钱,老板说他给了介绍工作的大姐,我一点意见也没有,提前讲好的。但是老板还给了我一个大圆镔铁桶的饼干,给我的时候他说:“好好干才有饼干吃”。太好玩了!我自己带出来的钱其实还没怎么花,吃饭是没问题的,想到下周就要发工资了,就又去老四川犒劳一下自己。走回来的路上有一家电器商店,我想买个笔记本电脑,选来选去,买了最贵的东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这个工作大概就是上帝给安排的,面试一拍即合一点悬念都没有。老板是广东人,请了个意大利人设计师,在费城开的制衣厂,真正的工厂是在中国,showroom在纽约,顾客是各大商场和满街小店,谁有钱都可以去批发订货。我的工作就是万金油,那里需要抹哪里,一会儿说英语,一会儿讲普通话,时不时地需要蹦几句广东话。有在家带娃的耐心和打算盘一样见子打子的能力,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以前去过几回纽约,每次都是去曼哈顿,中国城。这回也是顺着习惯,去了曼哈顿,走在街上,本能地往中国城方向走,不多久就到了。星期六,中午人流还是热闹,比酒店那边街道人更多。我漫无目的,走着走着,看见一家职业介绍所,小小门面旧巴巴的招牌,从外往里看,里面坐着个长相普通穿着也不那么讲究的中年女人。 我过去一年多找工作都找怕了,但是一看见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星期六一大早,我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提了个帆布包,自己开车走了。其实这些都是星期五就收拾好的,这是一次干净彻底的拎包走人。 去纽约,因为从那里飞中国方便。路上体验了一把飙车,最高开到90迈,明显感觉车有点飘了。心里还是怕的,飙了两次,速度上去,又下来,手心出汗了。 到纽约直接找了个酒店住进去,没再出来,门上挂着免打扰,那天也没有吃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