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博文
(2024-12-07 01:37:39)
【晨读-人生如梦】超哥人生如梦,生活的真意就在于,褪去繁杂之后,内心的简洁与安宁。读一卷闲书寄情思,饮一杯淡茶醉清欢,一书一净土,一茶一空山;书香入心,茶香入怀,管它尘世风霜,管它人情冷暖,任清风徐徐,任光阴寂寂,一颗心干净如始,自在洒脱。人生的安静与从容,丰盈与幸福,不在别处,就在于你对身边人、事、物所保持的热爱与深情。岁月如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6 01:23:43)
《钟楼豆花》巴郎钟楼下的豆花摊儿并不出奇,是那种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担儿摊。摊主是个五六十岁的老爷子,典型川东农人穿着,蓝色土布衣裤,青帕包头,足穿皮筋草鞋,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笑起来,倒是显着慈祥。豆花3分钱一份,交了钱,老爷子拿出个小浅碗,打开桶盖,用小勺薄薄地片出3勺豆花,装入碗内。盖好桶,左手扣着碗底碗沿,走到板案前,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6 01:23:23)
《豆花摊儿》巴郎西山公园是我少年时爱去的地方。只要有空,或独自或邀约几位同学,儿时腿快,10里路,1个小时就能蹽到。特别是仲春时节,骤雨初歇阳光暖,寻幽探胜访西山。姹紫嫣红茶花放,斗奇争艳彩蝶翩。山深崖畔有静园,幽雅沉谧掩林间。亭榭参差青藤绕,流瀑跌跖绿水喧。草长花放蝶飞舞,步移景换人赞叹。逛了林园出来,总会在钟楼和体育场处留连。特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5 01:30:04)
《琼瑶翩然而去》巴郎20241204据传,台湾作家琼瑶今天在家轻生离世,享年86岁。80年代初,大陆改革开放,向世界敞开了门户。于是西风东渐,各种惊奇纷至沓来,让世人眼花缭乱,方知世上还有别样人生。彼时,港台文艺大举登陆大陆本土,犹如春雷阵阵,惊醒了我们沉睡的思想,又如甘霖飘洒,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灵。伴随着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邓丽君甜美的歌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當雪花飄落》琼瑶绝笔當雪花開始紛紛飄落我心裡輕輕的唱著歌終於等到了這一天生命裡的雪季沒錯過這趟旅程走來辛苦顛簸且喜也有各種精彩唱和經過了山路的崎嶇不平挨過了水路的駭浪風波留下了…留下了…我那些字字句句的著作是我今生為愛燃燒的熱火誰在雪地插了鮮花一朵陽光映著玫瑰如此鮮活正像我心中的雪與火無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那個我…那個我&h[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巴郎。《拾旧沙河梦》157。八月战争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巴郎记于20191205-20201218157。八月战争盛夏八月,山城重庆。在这堪与南京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4 02:01:15)
《视死如归》星月隐,黑云摧,忍闻妇哭与儿悲。男儿高歌死,壮士不思归。人生寿长只百年,无须留恋,自然轮回!为自由,争生存,勇抗强权哀兵锐。心高比巴山,情长逐渝水。又何必英雄气短?一反到底,身殒颅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3 01:13:34)
《江城钟声》巴郎站在钟楼其下,仰望那壮丽的穹顶和钟盘,总能心生感触,觉着时光迅捷,凡尘沙数,终己一生,恐怕连沧海一粟也算不上,何不努力过好每一天,少去计较名利得失?万县钟楼,50米高,设计简朴厚重,大气磅礴,线条明快,楼饰耐看,是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关钟楼、武汉关钟楼的位列第三的钟楼。它是万县的地标,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冠绝第一。钟楼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3 01:13:17)
《万州钟楼》巴郎高矗在西山公园进口处,昂首亭立,俯瞰着滔滔长江的,是钟楼。钟楼是在30年代初,由杨森督建的。这是一座仿英西式钟楼,灰白色,砖石钢架结构,其基座约10米,方型。4根大理石方柱,约3米直径,拔地而起,直立向上,达20米高处,方才内拱弯屈交结融合,形成巨大的圆型穹顶。穹顶之下,是高大的底层大厅,约四五十坪见方。其中央,竖立着由整石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2 01:36:46)
《西山球场》巴郎公园的下半部分,主要是体育场。是借助山形,将山凹进一步挖掘,形成巨大坪台。靠江一侧,修起房舍和大舞台,有活动时,也充作主席台、贵宾台、授奖台等,坪台融田径场足球场为一体,田径跑道环绕着足球场。依着山凹,修起几十级青石台阶的看台,可容纳5000余观众。在60年代,这样的体育场算得是巨型了,全省也没几个。逢有活动或有比赛时,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