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个人资料
梧桐之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2-10-07 15:20:41)
章老师35岁,渴望进步,苦于没有在先进的组织里,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年龄大,被共青团挤出来了,由于文革初期党的活动停顿,又耽误了一下,一直没有机会入党。 现在全国铺天盖地的先进人物,学习毛主席著作英雄模范轮番在贾汪煤矿讲台上宣传他们的事迹,一个个的头顶都戴着隐形的光环,让章老师好生羡慕。于是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积极,然后入党,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10-06 15:30:01)
蛋儿娘 蛋儿娘眼见着儿子与新娘进了里间的新房,心里五味杂陈。 高兴吧,当然高兴,可心里就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空落落的。 自蛋儿三岁那年他爸爸工伤死亡,如今十八年过去了,儿子在煤矿也替了工,今天媳妇也娶进门了,你说要是他爸还活着,不知道该有多高兴。蛋儿长得与他爸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经常让她恍若隔世。 里屋灯熄了,只听小两口高一声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0-04 20:02:04)
换亲29岁了还没有找对象,沈军有几个考虑。一是他的父母双亡,很早两个妹妹就跟着自己过,眼见再过两年,小妹妹成家,他心里就没毛病了。第二,关键是,他那个弱智的大妹,虽然是小妹照顾起居,可也是他在抚养,大家住在一起。如果让新媳妇进门就接手照顾一个残疾,恐怕人家不乐意而会欺负妹妹。三者,城镇居民基本上没人愿意嫁给他,附近农村找一个应该没有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10-03 19:21:26)
第一章:姥娘背景简介 山东鲁西南地区与江苏接壤的地方,有一个小国,叫利国,过去一直是山东省济宁府微山县下属的一个老镇,最早也叫利国驿,后来划给江苏。以利国铁矿闻名于世,当然这是当地人对利国这个国字的戏谑调侃。 利国喊母亲叫娘,母亲的母亲叫姥娘。可是当地人的发音呜呜哝哝,外人听,就成了朗宁(姥娘)。所以自己的母亲再老,当地人也不会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2-10-01 16:38:52)
恋爱不成反丧命 姑娘刷刮,反应快,说话节奏也快,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工作以后,一个男同学对她有意,找点儿理由到她的单位约她看电影。姑娘心里素净,不知道人家这是在追她,并不介意,乐呵呵地与同学一起看电影,吃饭什么的。直到一天男同学明白地表达了对她的爱慕之心,这才恍然大悟。对不起,对不起。她说我真的不知道你这个意思,实在不好意思,就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9-30 15:27:22)
洪建兰 穷山恶水泼妇刁民,说的就是洪建兰这种人。 洪建兰是当地特色,地地道道的泼妇,打街骂巷,无人敢惹,在矿外街面上所向披靡。一个不够看,还有另外一个泼妇,许家的好生了得,她住在矿里,是矿里一霸,矿里矿外真是旗鼓相当。 造反派形式多样,唯独缺少妇女造反派。 于是,洪建兰打听好了,许家的是支派,那我就参加踢派,与她对着干。 两个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2-09-28 07:46:50)
王老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王老师声若洪钟,用普通话,一字一顿,悠扬顿挫,把毛主席诗词念得个气势恢宏,深邃迷人。 这在煤矿职工子弟学校独树一帜,与那些语文老师讲的本地土语,不可同日而语。他的形象在同学眼中,顿然高大甚至高尚起来。随着王老师领读,全班亢奋地朗诵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洗礼,同学们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9-27 17:40:43)
领中/美双份退休金的老王头 最近,我带着有关EBT粮食券的疑问与认识的老王头闲谈,想探出一二。 老王头夫妻俩二十几年前55岁国内退休立即被闺女办亲属移民过来。女儿聪明,给父亲找了可以交社安保险的工作,虽然工作辛苦收入少,但是退休以后能享受社会福利待遇,包括社安保险金,低廉房租,粮食券,免费医疗。 老王头是务实的人,会算帐,而且为了将来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2-09-23 11:24:49)
寂寞 空姐胡颖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东航北京纽约航线上,被头等舱的一位中年男乘客吸引,接受邀请在法拉盛空姐下榻的旅馆附近共进晚餐,进一步加深了解。 男人叫周一雄,40岁,大她12。世家子弟出身,往上六七代人均有名声。美国公民,拥有自己的农场,身价不菲,未婚,无子女,事业有成便是成家繁衍。茫茫人海中,他看上了身高1.74米的胡颖,一个漂亮的空姐。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1)
(2022-09-22 15:33:43)
魏矿长 他也就是个小学文化程度,后来,去市党校学习了一年,念个稿子能对付。秘书把字写的大,每次他在上面做报告,厚厚的一本。 这天传达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其实是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
[21]
[22]
[23]
[24]
[2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