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博文
(2023-11-25 05:13:28)

台湾大选与外省人情结
近日拜读了博友沈香两篇关于台湾大选的文章(台湾“蓝白”合谈成了,开创台湾新纪元!,台湾政坛上新的两位女将·蓝白合破局倒计时)。还有几篇以台湾选举为题的博文,有插科打诨的讪笑,有严谨的数据分析,还有许多期望。我不禁生出了一些感慨也觉得有话要说。我学识不足见解不够,拿不出有力的言论,只有一些身为移居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6)
(2023-11-23 07:48:53)

谢谢有你们
今天是美国的感恩节,且不追究历史真相,这实在是一个寓意深远让人感动的节日。一大早,手机就不停的震动,屏幕上显示的是一条条朋友们的祝福与感恩。我们都是孩子小时候学校里的妈妈团。孩子大了各奔东西,妈妈们的情谊却是越来越紧密。20年来,我们分享孩子成长中的彷徨、叛逆与挫折;气愤各自工作上因为性别、年龄等的不平等待遇;抱怨枕边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埋葬,悲伤的动词?隽永的名词?
TheBurial是一部能让我在沙发上坐两个小时专心致志从头看到尾的影片,值得我再花几个小时介绍。自从当妈以后,除非被绑架到电影院,在家花两个小时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是非常奢侈的,因为家里总有收拾不完的杂物,擦不完的灰尘,和一沓堆了两尺高,想看的书。TheBurial的标题下的真好,Burial不但点出了故事中的葬仪社,是对故去人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3-11-11 05:13:54)
爸,故事还没结束
从我开始写《我的父亲是流亡学生》,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这一天,仍然让我措手不及。为了和同事解释为什么我没法工作必须请假,他们是我第一波通知的人。虽然我真的不想说,我谁也不想告诉,那我就可以当作没有发生。果不其然,接着就是铺天盖地的condolences,我不要他们的致哀,我只要我爸。说了之后,就不能一个人躲起来,但是我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23-11-10 08:11:08)
Iloveyou,dad. Nomatterhowoldonegets,onealwaysthinksthatyourparentswouldneverleaveyou.Andwhentheydid,onestillcan’tbelieveit,howcouldthishappen?Andyet,it’strue,that’swhatparentsdo,theyleavesowecangrowup.Likethefirstdayofschool,theyleftmekickingandscreamingontheground.Theyturnedaway,soIhadtofacewhat’sinfrontofmebymyselfandgrowup. Fortunately,mydadwasbornintoawel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3-11-05 05:09:53)

我行我素的傻子
近几日开始写关于苏东坡诗文的一系列文章,我一个从高中分组就选理工,没有文学专业训练的人,哪来的底气?是苏东坡让我读得开心、写得高兴。至于我这傻子的胆气,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遇见了比我更傻的木头,然后两个傻子加在一起,成了一个不会武功的韦小宝,横行江湖几十年。 我们第一次约会是在波士顿美术馆,这就让我高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东坡啊!东坡!(三) 《东皋子传后记》 东皋子,隋唐人,大名王绩,生年585-644。王绩也是个贪酒的,世上醉鬼千千万,怎么他就留名青史了?王绩十一岁的时候也算是学霸型的神童,长大后大约也是自视甚高,仕途不顺,于是只想躺平天天醉酒,得了个名号「斗酒学士」。 苏东坡说东皋子在朝当官只为了每天的‘美酝三升’,而东皋子又自称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2023-10-30 05:18:51)

东坡啊!东坡!(二) 《拟进士廷试策》 之前读完东坡的《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已经对他的民主精神以及敢言惊叹不已。如今又读《拟进士廷试策》,东坡啊!东坡!即使生于当今川蜀,只怕也难逃牢狱之灾。 ……今日之患,正在于未成而为之,未服而革之耳,夫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是以不论尊卑,不计强弱,理之所在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2023-10-26 05:31:50)

东坡啊!东坡!(一) 《上神宗皇帝万言书》 苏东坡一生写了三百多首词,认点字的人几乎都可以吟上几首,这不,中秋节刚过不久,我也不知收了几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我更喜欢把酒问青天。 东坡从政一再被贬,最后还到了海南岛,一生的足迹被制成了动画片,更让人清楚看见,他真是一生颠簸。这些我学过一点但记得不清,只因为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2023-10-21 08:18:35)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近日在一个社交媒体看见有一对父母以「为孩子好」的理由,准备放弃在台湾的舒适生活,带着两个青少年举家移民美国,在群体里发文取经。据他自述:夫妻两四十多岁,都在小学当老师,有两个孩子,老大快上国中了。有房产和存款,房子是父母帮忙买的,如果把房子卖了大约可以有一百万美元的资金。他说自己没有其它专业,英文也不好。孩子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