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参学97: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逍遥禅:兀兀,是指坐着不动或者心不动。兀兀不修善:身心不动时,也没有修善的挂碍。腾腾:是指心在六根作用时。腾腾不造恶:心在[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96: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逍遥[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95: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94: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93: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第一摩诃迦叶尊者 第二阿难尊者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优[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92: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91: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逍遥禅:六祖大师说完了这个偈子,还说:“其法无二(所有法都是唯心所现的法),其心亦然(一切心性的本体本源,是本心本性的本体,也叫不二佛性[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90: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89: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88: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十品付嘱品:偈曰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 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