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rdanPeterson的新书序言看完,看一点分享一点。书的外封用了和泰伦斯马利克《生命之树》一样的序言。文字间谈到我也谈到过的以利亚、目标、故事、人的蜕变、信仰和牺牲。虽然他是大人物,但我确实在读这些文字时感觉是在和一个不同信仰的朋友在聊天。[
阅读全文]

最近偶尔看了美国导演KellyReichardt(凯莉雷克哈特)2019年电影FirstCow,《第一头奶牛》,让我倍感欣喜。这对我来说是近十年来难得的梦中好电影。新新现实主义,慢电影,诗意电影,这些标签都还不足以概括我对它的欣赏。[
阅读全文]

AlPacino今年84岁,他回首一生的自传《SonnyBoy》堪称melodrama,写了很多,又似乎没有写什么,看不到这个伟大演员的本相。也许不是因为他这个人不够敞亮,而是他选择对一些问题不去想。[
阅读全文]

2024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川普横扫所有摇摆州,并赢得普选票,哈里斯在几乎所有的人群中都没有得到预期的支持率。这个结果,有人欢呼,也有人抑郁。但无论站在哪边,这个结果依然是暂时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应该阶段性地去反思一下,这个故事告诉了哪些我们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内心真相的了解。[
阅读全文]

全球头号播客JoeRogan在多年拒绝川普上节目后,突然在大选前一改初衷,让川普几乎是单方面输出了3个小时。关于本次选战的一些细节,和大家聊聊我的观感。标题里说的“预言”,不是针对选举结果,而是对超越现实政治的一个仰望。[
阅读全文]

维姆文德斯导演的艺术电影“PerfectDays”,以细腻的白描手法,剖析了一个可能只存在于我们幻想当中的低物欲、高精神的自洽喜乐生活,视听语言相当有说服力,难怪得到戛纳和奥斯卡的双重青睐。然而,影片以打扫公厕为业的主人公那种近乎禅僧的隐居生活,在结尾的悲喜交加的长镜头中被重新检视,让人起疑。影片中反复出现的LouReed的经典歌曲“PerfectDay”,[
阅读全文]

保罗西蒙和加芬克尔的经典二人组民谣歌曲TheSoundofSilence已经诞生超过60年,依然被人传唱,被当代很多歌手cover。仔细分析这首歌的歌词,它的隽永是有道理的,它甚至更贴切地描述了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
阅读全文]

最近因为陪孩子,又看了一遍《飞屋历险记》(Up)。这一次,不但开头那段永垂影史的蒙太奇一如既往地让我热泪盈眶,并且我还因为发现了更多细节,再三老泪纵横。特别影片结尾的那个镜头,从前也看过,但现在才晓得了它更为完整的意义。基督徒导演、动画天才PeterDocter在这个以历险(adventure)为主题的故事里,不动声色地建立起值得普世观众投资情感的角色动机,并[
阅读全文]

本期赏析泰伦斯马利克的电影“TheTreeofLife”《生命之树》的开头。影片为何以《约伯记》里的两个问句开头?肖恩潘的那句,“弟弟和母亲把我领回你的门前”,陈述对象是谁?母亲如何展开“两种生命之道”的哲学命题?答案可能藏在每个空镜,每个画面,每个跳剪。[
阅读全文]

泰伦斯马利克导演的这部几乎不具有故事结构的作品,可以说是电影史上最具野心也最为谦卑的一次尝试。它要探讨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它几乎像是一场用视听语言组织成的深沉祷告,带着说不出的叹息。我们不是在看故事,而是在凝视灵魂和存在本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