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团结、拼搏、创新、创造辉煌
──CUSPEA祝词
张永德(科大教师)
[编者按]CUSPEA考试使规模较小、资历较浅的科大出了名,引起全国高校的尊重、羡慕甚至困惑,也引起科大师生的兴奋和自豪。时至今日,我们要永远感谢卡班的总教练以及卡班全体教师[
阅读全文]

科大来了第一位专职校长
阮耀钟(5802)
“专职校长管惟炎”
科大来了专职校长
科大第一任校长是郭沫若(任期1958.9—1978.6)。第二任校长是严济慈(任期1980.2—1984.9)。他们两位都是兼职的。第三任校长是管惟炎(1984.9-1985.4任代理校长,1985.4—1987.1任校长),他是科大第一位专职校长。在管惟炎之前,严济慈是科大校长。严老非常关心科大,但严老[
阅读全文]

在合肥重建科大
阮耀钟(5802)
咬着牙重建科大
中国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总计组织货运装车70余次,运货量865吨,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35000箱;迁出家属470多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20多批,约6000人次,用火车皮510多节,搬迁费达77万元。将近一年的搬迁之后,中国科大从北京搬到了合肥。须知,这510多节,865吨,350[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程福臻(6002)
本文作者
为了筹备三十周年校庆的聚会,前一阵时不时三三两两在一起议论天体物理中心的历史,于是便有了这篇“历史的回顾”,它不是我个人的作品,而是集体的贡献,我只是把这些宝贵的资料汇集起来,这是我必须要首先[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施蕴渝院士谈科大精神
施蕴渝(6012)
中国科大是1958年为适应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国家对尖端科技人才的需要,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一所新型大学,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我们进校时,条件非常艰苦,但能进入科大学习,同学们都感到十分幸福。因为当时100个同龄青年中只[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为化学楼烧砖的日子
方励之
[编者的话]化学楼是科大下迁合肥后盖的第一幢实验楼,连盖楼的砖都要老师自己烧,世界上谁还能找出第二所这样大学?这幢楼见证了科大在合肥第二次创业的艰难。
忽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楼昨夜失火,想起三十[
阅读全文]

科大为何下迁
阮耀钟(5802校友)
1969年10月23日召开全校大会,驻校宣传队赵湘濮副指挥作关于学校疏散搬迁的动员报告,要求11月5日前全部搬出。当时,连搬迁地址都没有找好,就要求在半个月之内搬出北京,搬个家也没这么容易,何况是一所大学!所以,说科大是仓惶下迁,毫不为过。
科大为何下迁合肥,这是科大校友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不仅仅是科大校[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我为刘达同志当了一次“信使”
王炽昌(5802校友)
35年前,刘达同志要我为他当了一次“信使”,具体的日期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是,这件事情在我的脑中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我记得不准确的地方,希望知情者能予以纠正。
1972年,中[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八公山下的再教育
方励之
今年又教广义相对论,不禁又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岁月……
1969年5月到8月之间的三个月,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间歇期。清理阶级队伍的高潮刚刚过去,新的高潮尚未到来。
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一开始(1968年夏),我就被隔离在科大,直到1969年5月才被准予回家。我的小儿子是[
阅读全文]

科大最悲惨的日子
阮耀钟(5802校友)
我坐闷罐车来合肥
1970年我从北京随学校下迁来合肥,是和高成岳(5902学生)同学一起作为押运员,押送仪器来合肥的。乘的是闷罐车,既无座位又无厕所,停的都不是车站,是货车调运中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因为停的都是荒郊野外,根本买不到吃的,全靠干粮度日。我现在都想不起来那么多天是怎么熬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