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内容基本虚构,请不要对号入座,妄加猜测。不经允许,请勿转发)
六十多岁的"胡侃",多数周边人只知他姓胡,没几个记得他全名。因为此君喜欢无中生有,天花乱坠地自吹自擂,因此,人送外号"胡侃"。他长得人高马大,穿上西装,配双皮鞋和一副平光变色眼镜,再加上他善高谈阔论的口才,常给人斯文,有学问的最初印象。但与他稍有接触,就[
阅读全文]
(写于2020年3月)
因为心情浮躁,我很久没有坐下来认真读一本书,一直都很自责。过去的一个多月,才真正坐下来读完了几本书,包括朋友最近送我的"Whenbreathbecomesair"。该书在2016年出版时,荣登畅销书名单多时,一时洛阳纸贵再现。作者Paul,1977年生于美国一个印度移民家庭。先后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生物学双学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及医学史哲硕士[
阅读全文]
这是1996年,芝加哥冬天的夜晚,时钟已过九点。天空中像随风飘扬柳絮样的雪花依然像白天时那样,毫无顾忌地,自由自在地,婀娜多姿地飘下并覆盖在白天积累下来足有半尺深的雪地上。在安顿妥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洗漱完毕上床睡觉后,我穿上大衣,戴上帽子,拿上门口的雨伞,出门去接我的妻子义民。义民白天在市中心市政大楼的快餐店做前堂经理,其实就是名帮老[
阅读全文]
(短篇小说,内容基本虚构,请不要对号入座,妄加猜测。不经允许,请勿转发)昨夜,我又梦到香芸姐。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幽幽的愧疚又一次翻上心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香芸是我许多年前插队下放在皖北农村时的同村回乡务农女青年。我们曾互称姐妹,她长我三岁,为香芸姐,我为刘妹。第一次见到香芸姐是1975年仲夏的一天晚上。我当时是生产大队卫生所的赤脚医生。夏[
阅读全文]
今天是妳远去后的第二个九月十五日,请接受我这人生旅途中落单孤雁恭肃遥叩妳65岁冥诞。妳的一生,没有惊涛骇浪,始终那么胸襟淡泊,闲适恬淡;那么宠辱不惊,知性沉稳;那么高雅端庄,娴静安谧;那么矜持得体,从容不迫。然而,天妒英才,红颜薄命,佳人已逝,质本洁来还洁去。妳虽没有活出生命的长度,却拥有生命的宽度和厚度。生命有限,爱无疆。妳笑对人生,[
阅读全文]
(写于2020年6月)去年11月从中国回来后的第四天,义民的病情突然加重,先后两次肠梗阻和两次住院。在医生放弃治疗,于12月31日住进临终关怀医院后,在不吃不喝情况下,她的生命继续顽強坚持了八天,最终於元月八日安静,平和,无痛苦地离开了我们。毫无疑问,这次中国之行,由于旅途的劳累和颠簸,加重了她的病情和加速了病程。在她两次住院期间,我不断思考过,也[
阅读全文]
(写于2021年4月5日)缘起,缘聚,缘灭,缘散。既无需追究,更无法理论。缘份是前世的延续,是今生的约定,是相聚时的美好,是离别后的苦涩。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多彩,妳平静地离去....禁不住的回忆,理还乱的思绪,更有深切和无限的缅怀。借这清明之际,点亮一盏心灯,为妳照亮归家的路。一路平安,高妹妹...[
阅读全文]
(写于2021年)去年的今天,1月8日下午1点48分,与病魔抗争了一年零九个月,义民,我的挚爱,妳松开了我挽留的手,长长地吐出了最后一口气,永远地合上了妳那双明净清澈的眼睛。生死两茫茫,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世上难觅忘情水,惟有思念成永久。对过往的记忆,已成了我余生的一部分。我常踽踽独行在我俩曾经每天散步的林荫道,思绪常沉浸在几十年的如烟往事之中[
阅读全文]
(写于2020年4月)近来时常遇事,不由自主地流泪,可能是因为年老失伴,内心有太多不舍和遗憾。昨天晚上,看着在追思会上朋友们制作的义民生平照片集锦,伴随着背景音乐"枉凝眉"的轻轻飘出,我的泪水又止不住了。"阆苑仙葩,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她"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我和义民,相识在1971年,同[
阅读全文]
(写于2020年8月)晚餐后,坐沙发上,正待看书,不经意瞥到放在台灯前摄于1992年初夏,佛罗里达大学校园内未名池塘畔的照片。那时,义民及女儿与我分别四年多后刚到美国不久。我在佛罗里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周未,她母女俩经常跟我去实验室继续未完成的实验,或启始一个新的实验。随后,我们就可去校园内游玩。因处于近热带,佛大校园一年大多时间是鸟语花香,长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