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25-01-06 21:49:50)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嗔恚有薄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谓五道。一谓天道。二谓人道。三谓饿鬼道。四谓畜生道。五谓泥犁太山地狱道。人不求度世道者。生死忧苦不断绝。往来五道。不得解脱。贤者黠人。厌于忧苦。见师则承事。不见则思师。教诫师教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1-06 21:44:19)
佛说骂意经佛说骂意。十方虫蚁。一切皆啖已。十方虫蚁。一切亦啖我。何不知惭。十方虫蚁。一切我为作妇。我亦一切取十方虫蚁作妇。何不能作愧。在生死大久不可数。当种习道。不当习种畜生业。犯淫劮有五罪。一者亡钱财。二者堕惊怖。三者畏县官。四者得怨祸。五者己命尽堕恶地狱中。
人从色饮食得身作人无所畏。但恐得畜生。从入地狱饿鬼中耳。道人除须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之下菩萨心地品之下
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子,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华上佛:“持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之余业品第二十四之余
“善男子,众生作罪,凡有二种:一者、恶戒,二者、无戒。恶戒之人,虽杀一羊,及不杀时,常得杀罪。何以故?先发誓故。无戒之人,虽杀千口,杀时得罪,不杀不得。何以故?不发誓故。是故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因根本故,说诸比丘犯有二种:一者、身犯,二者、口犯,无心犯也。如是戒者,时不具足,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佛道品第八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
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
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无有愚痴;至于修罗,无有憍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智慧;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2 22:48:59)
佛说八部佛名经闻如是。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诸菩萨无央数。尔时有长者子。名曰善作。从城中出诣奈女园。到世尊所稽首足下。右绕三匝却住一面叉手白佛。欲有所问。大圣见听乃敢自陈。佛告善作。恣所欲问。如来当具分别解说。善作见听便白佛言。唯天中天。宁有诸佛修行本愿自致正觉今现世讲说经道。大圣愿宣诸佛之名。闻之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2-01 12:05:12)
大智度论(第001卷~第020卷)/释戒相义释戒相义
问曰:已知如是种种功德果报,云何名为戒相?
答曰:恶止不更作,是名为戒。若心生,若口言,若从他受,息身、口恶,是为戒相。云何名为恶?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其余系闭、鞭打等,是助杀法。
复次,杀他得杀罪,非自杀身。心知众生而杀是杀罪,不如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正法念处经(第61卷~第70卷)/观天品第六之四十一(夜摩天之二十七)观天品第六之四十一(夜摩天之二十七)
时孔雀王菩萨。知天众心。复为宣说第十六法。告诸天众。复有善法可爱乐法。能制放逸。犹如铁钩。应念修行。何等善法。所谓念死。若人念死。常勤修习。不休不息。无等大恶。恼乱一切诸众生等。无能逃避。决定无免。有生必死。能令一切恩爱别离。令人丧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阿含经(第01卷~第10卷)/习相应品不思经第二习相应品不思经第二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曰:“阿难,持戒者不应思,令我不悔。阿难,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阿难,有不悔者不应思,令我欢悦。阿难,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欢悦。阿难,有欢悦者不应思,令我喜。阿难,但法自然,有欢悦者便得喜。阿难,有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1-28 15:14:03)
六字神咒经
唵婆髻驮那(上)莫
此文殊师利六字咒功能我今欲说。若有持此咒欲成就者。或食乳糜或食菜。或食果食乳。应食此食日别三时洗浴。谓入五更以后为初时。午时已后是第二时。黄昏已后至初夜为第三时。于此三时各一度洗浴。各别着一具净衣。是故亦须三具净衣。诵咒令满六十万遍。此为最初承事供养文殊。又若欲受持成就者。先须画文殊师利像。其画像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