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的同学,十几年前我回国,不理我。
理我的,坐饭桌上,一脑门子心思,好像出席两个国家谈判。
这几年回国,知道我回去,主动找我,吃饭时人又变回大学的那个人了。
人生就是一场戏,他们演了二三十年,下台还是原来那个人。
我感觉有几件事让人缓过来。第一是人没权了才会想人生。第二是岁数大了,钱不钱好像无所谓,大家有钱没钱老了都差不多,[
阅读全文]
英达就是这么推出来了。
侯耀文也是这么推出来了。
冯宗璞就是这么推出来了。
反面教材是李天一。推半天推进监狱。
[
阅读全文]
我不做任何判断,只陈述事实。
哈佛之类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第三世界的博士,然后回国。然后有的就掌权了,没有一个干得好的。
我记得当年有一个哈佛的经济博士当了墨西哥的总统,把墨西哥经济搞得一塌糊涂。
[
阅读全文]
做学问的事撇开,单说他的回忆录。
小时候的不算,从创造十年说起
创造十年,把新文学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包括进去,包括他怎么和胡适见面。
革命春秋,把北伐老蒋的行营写得相当详细。
洪波曲,写抗战,跟不用说了。大家老说戴笠如何如何,殊不知老郭当年领导者一个和戴笠平级的三厅。
老郭这人记忆力极强,什么时间地点发生什么事,谁在场,全不忘。
[
阅读全文]
国民党拉过去的博士文人有的是。胡适胡适还是不同。他名气大。新青年一破杂志,改变了中国历史。文学革命的时候,郭沫若还默默无闻。从二几年开始,老胡的客厅都是时代的风向标。
老胡学问开创的作用大,就像陈独秀建党。学问一般。新诗写得像顺口溜,散文还算真诚。最大的学术贡献是先秦哲学研究和明清小说的考证。
这点学问和他的地位真是不般配。
老[
阅读全文]

昨天是韭苔饺子,今天还剩一半肉馅,觉得这个地里的青南瓜包饺子一定不错。
正好地里长了根笋,早晨开了几朵丝瓜花,又加了几根韭菜。不能多,主要是吃南瓜,其他的是提味。
乖乖。热饺子出锅,趁着烫嘴的时候,就着醋,咬一口。那一瞬间,你得闭上眼睛,慢慢品,和听莫扎特的感觉一样。
小南瓜丁的感觉特好。
对最好的词是陶醉,谁不陶醉谁不是人。[
阅读全文]

夏末,黄瓜过季,冬瓜和南瓜贴膘,这时我地里可以吃三样东西。辣椒,韭苔和丝瓜花。
辣椒的出产期特别长。春天开花后就不停结果,接到秋天。结果成了习惯,顿顿饭都去地里摘几个,炒肉,土豆,蒜苔。今年的辣椒特别辣,辣到嘴里灼烧,吃不出香,上火。
韭苔是八月开始大量窜,控制不住的窜。天天一把,想起包饺子,炒肉馅就随时去festival买肉末。
丝[
阅读全文]
有些人移民到美国这个民族融合的国家,竟然担心中国的种族会因为黑人入侵发生变化。
在美国,你能够保证你的子孙不会和异族通婚?
他们种族主义的根据特别的可笑,自称白人和东亚人高人一等,连南亚都不包括。这种把白人拉过来当自己家人的做法,也不知征求白人同意没有。
你们那些种族主义,并不新鲜,多少年了,还实践过。希特勒实践过,早期白人移民[
阅读全文]
七几年,有一家人,可能是让他下放或者去干校之类,不走。结果单位就把他家东西都扔出来了。
这家人就在墙根下过日子。我们小孩都去看。
那个男的岁数不是太大,正在点煤炉子烧火做饭。面无表情,看着很平静。
文革的年代,居然有和政府作对的。这可是钉子户的鼻祖。
没几天这家人就消失了。估计下场好不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