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西

记下心的历程 纪录当下
个人资料
博文
(2019-04-12 06:30:21)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条抛物线,那么年过半百就意味着早已过了峰值。至于具体处于什么位置,没人能告诉你;正在走的这条下坡路、做的减法,什么时候归零,谁知?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母亲已在天堂,无感。生日夜,没有蜡烛,没有鲜花,没有party,感概人生,填了以下一首词以抒怀: 半百光阴已过, 人生所剩无多。 耕读田园元自在, 弄墨机关亦乐呵。 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9-04-10 07:01:17)

上个周末,蒙特利尔的气温已罕见地达到了摄氏10°,人们似乎以为春天就要来了,于是见到我的邻居在收拾车库,顺带也把孩子玩冰球的行头收起来。见此,我开玩笑说,是不是太早了一点,他回答说天气应该暖和起来了,因为春天已经到了。没想到昨天一场约10厘米的春雪铺天盖地而来,本来我们翘首期盼是春姑娘的到来,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圣诞老爷爷。这场春雪又把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2019-04-09 07:51:42)

最近一当老师的朋友利用清明假期从广州回湖南老家扫墓时,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她侄子的一首《醉桃》诗,致使这相隔万里、从未谋面的老少诗歌发烧友,为了这首《醉桃》而陶醉。 她的侄子现在他的家乡上小学四年级。其实她早就耳闻她侄子喜欢读历史书,但这次回到老家发现,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诗,并且有两首现代诗的作品,一首是写妈妈,一首是写郴州。见到当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9-04-05 07:30:00)
又到了清明,不见雨雪纷纷,只有风清月明。早晨,一个人开车去上班,见到这些这些匆匆赶去上班的人群与车流,觉得人生虽有贫穷富贵,尽管还参杂着勾心斗角,但最后皆是殊途同归。感慨系之,写下此诗: 年年岁岁又清明, 路上游子已断魂。 故里山丘君不识, 贫穷富贵概平等。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4-03 07:20:22)
当我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时,剪断的是脐带,剪不断的是母子之间的纽带。虽然当时我不认识母亲,也不能叫唤一声母亲,但母子的情分自此已经注定。 母亲在给予我生命之后,还无私地用她的乳汁,给我成长的骨骼和血肉输入养分。之后我身体上断奶了,但母亲除了教会我言语,还用她的谆谆教诲给我的脑袋输入思想和灵魂。上学后,开始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上、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19-04-01 07:26:26)
最近一个关于复旦大学哲学博士、著名网红将“耄耋”错读成“毛至”的视频刷爆网络。为什么会如此呢?就说明大家都知道读错了,犯了近乎常识性的错,所以才觉得惊愕不已。这次又是来自著名高等学府。去年北方的北京大学的林校长将“鸿鹄之志”念成“洪浩之志”,风波渐渐平息,林校长也不再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也许是为了达到南北均衡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2019-03-21 07:30:32)
社日应该是起源于古人的土地神拜,我们从“社”字由“示”和“土”两部分构成便可知。它是古人用来祭祀土地神和祈祷丰收的日子,后来又有了祭祀先辈的内容。社日一般分为春社和秋社。这个节日在唐宋时期盛极一时,唐朝诗人王驾的《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很好地描述了当时鹅湖山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9-02-28 07:17:01)

故乡三月春光好, 故乡游子他乡老。 柳绿映桃红, 依依归梦中。 当年辞别泪, 未解离思味。 今日悔为迟, 忆亲亲不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02-22 19:24:05)
千年樟树尚青青,喜鹊登枝把客迎。莫问游子昨夜梦,枝枝叶叶总关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02-19 17:34:34)
月满冰轮照雪霜, 灯火不见耀星光。 依稀梦里春衫湿, 误把他乡认故乡。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