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应该是起源于古人的土地神拜,我们从“社”字由“示”和“土”两部分构成便可知。它是古人用来祭祀土地神和祈祷丰收的日子,后来又有了祭祀先辈的内容。社日一般分为春社和秋社。这个节日在唐宋时期盛极一时,唐朝诗人王驾的《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很好地描述了当时鹅湖山一带村民的春社情形。后来这个节日渐式微,但作为祭祀土地,特别是祭祀先辈的内容就一直在我的故乡保留下来。
小时候,当有人问到哪天是社日时,总是听到舅舅说“五戊为社”,意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便是社日。所以,社日总是在立春之后五十天之内,因而也与春分日相近,或前或后,今年的的第五个戊日(戊午日)落在3月22日,是春分日的次日。社日演变到今天,我的故乡就只存有祭祀先辈的内容。故乡人俗称“挂山”,就像广东人说“拜山”一样。只不过,广东人的拜山是在清明节,我们的挂山是在社日。在这一天,人们首先把事先准备好的用錾子打印有一串串铜钱式样的白纸,做成像雨伞形状的一匝,然后用一定仪式把它们挂到祖先的坟头。参加这个挂山仪式的,除了晚辈,还有一些近亲。通常在挂到坟头时,还会燃放炮仗,点上蜡烛,烧上香火,再备一些食物,甚至斟上酒。另外,如果是新去世的亲人,挂山得提前三天。因为这些新去世的人,他们更留念阳间,更思念在世的这些亲人,所以只能提前去,因而有所谓“新坟不过社”之说。在我印象中,这天通常与阴雨天连在一起,除了这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外,刚好也与这祭祀先人的气氛相衬托,在这“雨纷纷”的天气下,踏着泥泞的山路,去给去世的先人挂山、扫墓,那种“欲断魂”的感觉可谓是情不自禁而来。
由于社日通常不是学校的假日,所以,小时候除了有三年必须去给父亲挂山外,其他的社日祭祀我很少参加。只是在这天,我时不时地能听到从远处山上传来的鞭炮声和哭丧声,然后能看到漫山的白白的挂山纸,像梨花点缀着这些低矮的山包。只是当时作为孩童的我,并没有那么浪漫,而是看到这白白的挂山纸,就想到坟头,就想到死人,从而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特别是每当我砍柴或放牛要经过这些地方,一颗心总是提着的,一再提醒自己,眼睛不要去看这些白白的挂山纸。后来长大了,也明白了这只是寄托思念的一种形式,恐惧心理也就不再存有了。再到现在,随着年龄的逐渐变老,这些白白的挂山纸就成了我思念亲人和故乡的一部分。
现在,随着交通和通信的日益发达,故乡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清明节去祭祀先人,当然也有社日和清明这两个日子都去祭祀的。但毕竟现代人都很忙,除非就住在附近的,否则的话,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行两次祭祀也有点勉为其难。所以,随着故乡农村的日益城镇化和现代化,社日祭拜的活动越来越淡漠,甚至有逐渐被清明节取代的趋势。对于我们这些离开故乡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游子,社日也成了我们抹不去的故乡记忆的一部分,但愿在故乡现代化的同时,还能留住这些传统的东西,而不要让它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