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第三章聚议毛儿盖 党内歧见迅即发展为全面性,我和四方面军的同志们指责中央的领导不正确,中央的大多数人则坚持中央的政策完全正确,不稍让步。毛儿盖会议原是企图弥缝歧见,但又因中央多数过分坚持己见而宣告失败。这就使党的处境更形恶化。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二章会师懋功 我与毛泽东等在懋(mào)功初会时,双方在政治军事以及两军的关系上,就表现了针锋相对的看法。这些情形,现在说来,有些似是可笑的,可是确系不折不扣的事实。自然这些分歧也决不是偶然的,主要是统治着中共中央的王明路线(即中国的斯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八篇会师与内争 第一章渡过嘉陵江 渡过嘉陵江,支援第一方面军顺利进入四川地区,我们认为这是首要的任务。我们认为第一方面军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四章建立苏区以后 一九三三年初,田松尧部开始向川北苏区进攻,当时田松尧仍坐镇三台,他的全部兵力悉数调到前线来了,由他的副指挥孙震任前敌总指挥,孙所统帅的兵力约有三十余团,由南江巴中的西南面向我军驻地挺进,为整个战局的主攻部队。此外,我军的南面,有杨森部十余团驻扎;东面则为刘存厚部、廖震师的九个团,配合田松尧部牵制我军。在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三章争执苏维埃 中共中央对于红四方面军的脱离鄂豫皖区,西行到川北,甚表不满,认为是右倾的逃跑主义。它获知我们的入川纲领之后,竟来了一个哀的美敦(最后通牒)式电报,要求我们立即改正,仍用苏维埃政府制度和一贯的既定政策。 我们与中共中央之间,无线电的通报,原是极为稀少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敢信赖我们的密码。我在上面已经说过,湘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二章入川之初 疲劳的我军,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区。这个地方,无论从那方面说都是落后的,人民所受的痛苦十分深重。鸦片烟的毒害,更是首屈一指。我们要在这里建立基础,一切事都得从头开始。 我们当时最需要的是休息,其次是补充军队所缺乏的装备,第三才是建立根据地。这些迫切的需要,都联系到建立政权问题。如何能建立以后一个为当地人民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七篇川北苏区 第一章四次围剿与西行五千里 川北苏区是红四方面军在敌军压力之下,不能在鄂豫皖区立足,因而突破敌军的包围圈,经鄂北豫西陕南,到达川北后建立起来的。红四方面军这次行动,是苏维埃运动向西北转移的先声,后来,它接应各地红军,先后到达西北地区。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的四次围剿,是他对各地苏维埃前后五次大规模围剿中的第四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七章鄂豫皖区的末期发展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起,到一九三二年七月,蒋介石发动对鄂豫皖区大规模的围剿,也正是鄂豫皖区和红四军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我们的发展,显然是我上面所说各种努力的结果,后来,我们终于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力下遭受挫败。这似乎也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六章整肃 新集党代表大会反军阀土匪倾向的斗争,曾引起被批评或明或暗的反抗,终于酿成一次轩然大波的整肃运动,并肃清了一些私通国民党改组派的分子。这种风波之来,与我们所遭遇到的内外困难是相联系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五章新集盛会 一九三一年六月开始,我们在新集举行了一连串的会议。首先是鄂豫皖区中共党员代表大会,接着是苏维埃代表大会,CY(共青团)代表大会,妇女代表大会和其他专业性的会议。这些会议的作用都是为了苏维埃运动的正规化,事实上也是这个区域整个工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