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组成为大批判写作组已经两年了,今年初忽接到总政通知,要在全军文工团中搞一次文艺汇演,南京片定在六、七月份举行。这真叫人措手不及,两年多没有下部队去体验生活了,又能拿出什么样的东西来?歌队有位同志自告奋勇,要写一首“大桥组歌”,这不但有南京特色,还能显示空军的职能,因为航空兵和高炮部队都有保卫南京长江大桥的任务,可以说是非常[
阅读全文]
学习和批判,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倒是我们家的菜园子,得抽这个空隙,好好写上一笔,因为它与我们的家庭生活,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可以说,它是当年每个家庭艰苦过日子的真实写照,它陪伴我们走过了二十多年,见证了我们小日子的艰辛与欢乐,今天想来,记忆依然鲜活。说是菜园子,其实并不大,它就在每家前面,隔着来往走人行车的过道,约有两间房那么宽,三[
阅读全文]
小靖已经十一岁,小强也已八岁,小男孩长到这么大,正是最淘气的时候,也是穿衣服最费的时候,瞧那裤子,刚穿上没多久,膝盖上不知怎的就冒出了两个大洞!那年月,布票是最金贵的,可不能破了就换新的,提倡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为了节省布票又能省点买衣服的钱,我们就设法托人从上海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这是当时名牌[
阅读全文]
9.13以后,政治形势大变,干校的五七战士纷纷要求回原单位参加批判学习,南空机关也掀起了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高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干校的成员也来了个大换班,我们这些昔日被贬的五七战士逐步分批回到了原单位,而当年受宠的那一派的干部,就被要求去干校“锻炼”。这看来近似“玩笑”的变动,却是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路线斗争”的结果。[
阅读全文]
这一年我的主要任务是参加五七干校组织的排练演出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的活动。承蒙组织者的信任,让我负责道具组的工作,并在戏中参演了一个无名老头的小角色,我戏称之谓“三四五演员”,即“露了三次脸,讲了四句话,统共不到五分钟”,就这么个龙套角色也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演员之不易。在断断续续将近一年的演出中,我这个小角色,就犯了两次不[
阅读全文]
我被贬到“五七干校”,留在南京的勇华,则被要求限时搬家,从在职干部居住的西小营,搬到比较偏僻的东小营去,而那间即将搬进去的住房,据了解情况的人说,是许多年前由厕所改造而成的。这从那间房屋的高高的窗户上就可以猜到的。尽管曾经有人住过,又搬走了,但总感到不是滋味儿。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株连”性质的惩罚吧。上午接到那人叫搬家的通[
阅读全文]
文化大革命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全国到处是一片打倒声,军队虽说不参与,但在这样火热的大环境里,岂能是世外桃园?一会儿打倒“江、王、高”一会儿揪出“杨、余、傅”,“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每个中国人都身不由已地置身其中,随着大流,跟着号召,游行、喊口号,日子就这样不断地在“最高指示”的鼓舞下,轰轰烈烈地进[
阅读全文]
勇华的生母毛氏从农村进城来我家帮带小强,她对这个小外孙尤其疼爱,视之如心头之宝,一次,小强住院,需要挂水,因小手血管太细,某新护士几次扎针都不成功,强儿哇哇直哭,哭得她老人家心疼难忍,竟阻挠护士不许再扎,指名非要护士长来不可,拗不过她,只好找来护士长解决,以后每次挂水,非护士长就不给扎,医院拿老太没办法,只好随她,小强也因外婆的保[
阅读全文]
君在江之头,我在江之尾,同饮一江水,胞波加兄弟。这是当年中越两国兄弟友谊的写照,为了帮助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我人民空军高炮部队奉命出关,与越南人民军并肩作战。我们南空直属队战士演出队专门排练了一台鼓舞士气,欢送战友的节目,作为文艺轻骑兵,由我带队,在南空高炮司令刘奠西率领下,奔赴“友谊关”,为出征将士壮行。演出队驻守在靠近&ld[
阅读全文]
大概因为我在业余创作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干部部门把我从司令部领航处调到了直属政治部文化科工作,任务是组织开展部队的业余文化活动,使我本来的副业转成了正业,由于领导的重视和战士们的热情投入,加之直属队演出队是受过毛主席接见的,所以在整个军区空军中颇有影响力,在宣传工作中,接受了许多任务,这是后话。不知怎么搞的,痔疮病突然发作,整天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