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处分未下,龚小夏募捐圈钱
(下面材料来自推特)
龚小夏@Sasha_Gong7月25日
VOA多位被停职记者求助!419郭文贵采访断播,VOA高层为掩盖真相,动用巨资调查一线记者,记者被迫高费聘请律师。信用卡http://bit.ly/2tTQ8dW;支票抬头VOA5Justice,邮寄地址POBOX231841,Centreville,VA20120
@
龚小夏@Sasha_Gong7月25日
...[
阅读全文]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725/1500971675323031.jpg)
六四问题解决方式之探讨——从南非和解到东德审判
茉莉在六四屠杀过去20年的今天,国内外不少民主人权人士发出呼吁:以南非模式来解决中国六四问题。尽管这种善意没有得到中共当局的回应,但提倡南非的和解模式,对中国人来说有“勿忘六四”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图图主教的和解模式前提是什么?南非与中国的情况有没有可比性?[
阅读全文]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720/1500620267836105.jpg)
藏在萨拉热窝的秘密——欧洲难民故事茉莉:前南斯拉夫难民得到瑞典庇护,人类的各种争端与分裂令我们经历可怕噩梦,无家可归就像行走在流沙之上。更新于2017年7月21日06:17茉莉为FT中文网撰稿编者按:去年以来欧洲难民问题得到了中文世界的高度关注,但相关信息鱼龙混杂的现象也颇为突出。作为居住在瑞典的华人作家,本文作者茉莉女士将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及[
阅读全文]
从海葬荒诞剧谈妻儿的安葬权
瑞典茉莉
当刘晓波的大哥刘晓光穿着休闲衣服,口里叼着长烟,在官方人士的保护下离开新闻发布会场,我们听到香港女记者那急切的声音,一声声询问:““刘霞在哪里?……”刘大哥不理不睬地走了。
那一刻我被搞糊涂了,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亲人。亲戚在那儿似乎不太有意义,对刘晓波不是亲[
阅读全文]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713/1499956799935666.jpg)
劉先生千古曉聲急就憲章筆筆底民心桂冠空椅悲催志士悼亡淚波影力推現代潮潮頭礁石秦制高墻斷遏自由呼救船傅正明茉莉哀挽[
阅读全文]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711/1499781401421604.jpg)
在瑞典批评首相之后茉莉以前曾听说过这么一个瑞典笑话:美国孩子向瑞典孩子炫耀说:「在我们美国,歌星可以挣总统那么高的工资!」没想到瑞典孩子大为吃惊,他们瞪着眼睛抗议说:「为什么总统要有歌星那么高的工资?他又不会唱什么歌。」在瑞典生活了这么几年,对瑞典人的平等主义观念体会很深。在瑞典孩子眼中,总统也好首相也好,只不过是那个到处赔笑脸请求公民赐[
阅读全文]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709/1499629081243470.jpg)
忆土耳其人权之旅(瑞典)茉莉 在我近几年的人权活动中,1996年五月的土耳其之行是最不同寻常的一次旅行。那时,毫无思想准备的本人突然需要面对多重尖锐的民族矛盾。从仍然春寒料峭的北欧去到夏日炎炎的小亚细亚半岛,行脚踏及土耳其西部的商贸大城伊斯唐堡,中部的首都安卡拉,和南部海畔的旅游城市梅尔辛。那里,横跨欧亚两洲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两岸热闹[
阅读全文]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629/1498753189978634.jpg)
在乌贼喷射的墨汁中追问西藏——《反弹的弯枝与巨无霸》自序
(瑞典)茉莉
即将出版这本文集时,我想起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话:“我之所以写一本书,是因为我有一个谎言要揭露,我有一个事实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可以说,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概括我的第二本西藏文集之内容了。自从1998年访问印度达兰萨拉流亡藏区以来,我的全部涉藏写作,都是在[
阅读全文]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629/1498730318703729.jpg)
人心中无尽的拱门——读特朗斯特罗姆的小诗 茉莉 一位瑞典人留下遗言说,他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特朗斯特罗姆的一首小诗《罗马式拱门》。在当代人普遍弃绝诗歌之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一首怎样神奇的诗歌,令人愿与之生死相依?这是从北欧土地上探出来的一枝自然而奇美的花朵。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omer),当今欧洲硕果仅存的诗[
阅读全文]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627/1498562017558503.jpg)
穆斯林女性获和平奖的意义(瑞典)茉莉庄严的红地毯,伸在希林·艾巴迪--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穆斯林女性脚下。穿着淡黄色套裙的艾巴迪,镇定地踏上红地毯,走向挪威奥斯陆的颁奖大厅。大厅内,美丽的鲜花怒放,人们翘首以待。在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眼里,这条为艾巴迪而铺的红地毯,是一座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是基督教文明的西方国家,对东方穆斯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