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谈容易实作难
──从汉学史家的学术素养谈汉学史的写作原则兼答刘跃进
《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8期上刊发了署名“刘跃进”的文章《和指谬》一文,作为被该文所批判的对象,我却是直到10月20日才看到此文。
我首先很感谢贵刊和刘跃进对拙著的关心和指谬,在学术问题上,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丝毫辩解的必要,正如该文作者“刘跃进”真实的工作[
阅读全文]

《陈寅恪研究出版热和读书热中的思考》
最近,陈寅恪研究出版热和读书热再次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潮。也许,2011年出版的拙著《闲话陈寅恪》是这轮高潮的始作俑者吧。当时,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刘正、黄鸣合著《闲话陈寅恪》一书即被推出,并且被称为“在读书界反响强烈,引发新一轮陈寅恪热”。时过两年,随[
阅读全文]
《述评》
近几年来,在先秦史研究领域随着刘源先生的论文一篇接着一篇的发表,他的大名也正一日高过一日,这让我对这位一向很谦虚、严谨长于深思熟虑的学弟倍加注重。无论是他的甲骨文研究还是金文研究,他都提出了让学界同仁交口称赞而又持之有理的观点。
在这一领域的学者中,六、七十岁上下的有刘雨先生和刘一曼先生,四、五十岁上下的有刘恒先生和[
阅读全文]
《图书评论的尺度与规范》
图书评论当然就是要针对图书的作者进行指摘和批评的。这本来是毫无疑义的事情。据说,鲁迅曾经把作者和评论家的关系比作厨师和食客的关系:“身为百年老店的名橱,做了难吃的菜还不许食客批评,究竟是何道理?!”又据说,反对鲁迅的人曾把这种关系比作厨师和乞丐的关系:“既然你很长时间没有填饱过肚子了,给你什么就[
阅读全文]
《唐诗排行榜》述评
由好友、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王兆鹏先生领衔撰著的《唐诗排行榜》一书,最近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从报刊上到网络上,从课堂上到研究室,大江南北,都可以听到、看到相关的报道和讨论。在经济发达而学术贫乏的当下,出版此书居然引起了如此大的效果,实在是难得可贵。作者和出版界的眼光,由此可见一斑。但是,[
阅读全文]
中文报刊在日本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中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大报的名字,为很多的国内人所熟知。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人都以为《中日新闻》是专门刊发中、日而国之间的政治、绖济、科技等内容的一种报纸。甚至还有人以为这是一家中文报纸。其实,这是误解。这里的“中日”是中部日本的简称,和中文里的“中原[
阅读全文]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述评
甘于寂寞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生前和死后却几度被学界高度重视。现在,他又了显学!加之清华大学葛兆光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梦溪先生的大力论著,陈寅恪先生的文化形象成了一尊神像,使人如坠深渊、如临歧路。呜呼哀哉!
陈寅恪先生的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新中国三种社会变革时期,从康梁变法、庚子之变到满清下台[
阅读全文]
评《生殖崇拜和中国青铜器时代》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研究的深入,生殖崇拜现象作为研究中国远古文化起源的一个视角,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们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亡友赵国华学兄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留下了《生殖崇拜文化论》这部遗著。而后,又有傅道彬博士也出版了专著,继承并阐发赵氏的观点。当然,有关此类[
阅读全文]

《校释札记》
《三代吉金文存》一书著录传世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拓本共约4835件,是20世纪30年代质量较高的集金文拓本之大成的金文合集。是罗氏在其子罗福颐协助下编撰完成的。该书无器形图,无尺寸说明,无释文,无考证文字,只有拓片。正文首页下署“集古遗文第二”。该书出版后至今堪称为民初时期治金第一名著。它以收罗宏富、印刷精良而闻名于世。而[
阅读全文]
《评考古学家许宏教授的》
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许宏教授的新著《最早的中国》一书。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首先应该是一部学术著作。说它是学术著作,是因为它是学者秉持有一说一的学术原则写就的。但它又是一部不同于一般学术著作概念的著作,是一部面向文化大众而非仅为学界的学术著作。”特别是作者自己的心路里程中从对大众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