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个人资料
博文
陈寅恪先生的“恪”字应该怎么读 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首先需要提及的,那就是,对于陈寅恪先生这样一位具有独特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的知识分子,现当代很多学者们连他的名字的准确发音都不清楚。这是历史谜团,还是文化失落,抑或另有其他,我们不好先下断言。即: 不清楚他的名字是“陈寅恪(音:克)”还是“陈寅恪(音:却或怯)”?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易入谜语 《诗》、《易》所同者,韵语也。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诗也。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吾有好爵,吾舆尔弥之。国风也。有诗则有对,故谜语生于此。清儒梁章巨《归田琐记》载:“分明周易语,却是楚骚心。”此对猜《象》一句。谜底为“郁陶思君尔。”又云:“戊辰。”此句猜《系辞》二句,谜底为“天数五地数五。”又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樗蒲之术 樗蒲之术,其源甚古。晋儒张华《博物志·佚文》载:“樗蒲者,老子作之用卜。今人掷之为戏。”摴蒲者,樗蒲也。《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六引言之曰:“老子入西戎造樗蒲,樗蒲,五木也。或云胡人亦为樗蒲卜。后传楼阴善其功。”可证樗蒲本两系,其一晋人掷之为戏,其二胡人卜之决疑。然其源,后人沿袭张华旧说,显系孤证。其法至唐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康节之误 外传宋儒邵康节之《梅花易数》,余以为起卦法有误。其云:“字占,凡见字数……如字数不均,即少一字为上卦,取天轻清之义。”以多一字为下卦,取地重浊之义。又云:“五字占,五字为五行,以二字为上卦,三字为下卦。”类若者七九字占,亦然也。余甚疑之。夫重阳而轻阴,古今《周易》之一贯法门。为阳者上一三五七九是也,则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传教士名 以《易》入名者,非独汉士,西洋人亦然也。意大利传教士汉名潘国光者,字用观。典出《观》之六四。法国传教士仿之而名南光国,字用宾。此二者互为表里。法人汤尚贤,字宾齐,亦典出于此。奈何西人重《观卦》若是?以今人言之,美国夏含夷者,所谓华夏包含西夷,中西之融合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白晋之学 易学热,科学易云云,诚功不可没。然以余观之,所谓二进制与卦爻:西儒创二进制在先,而卦爻反为其辅证矣。莱氏之学,其导夫先路者乃白晋。白氏尝寄二图给莱氏,时为一七零一年。莱氏作二进制之年,为一六九七年。该学首刊于一七零三年。则二进制与卦爻,泾渭分明。白氏之学自述即“《易经》之内,意与天教大有相同,故臣前奉旨初作《易经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名帖墨宝 以易入贴者,古今之通习也。唐儒李阳冰书《谦卦》与宋儒朱熹书《系辞》,皆纸贵三都之作。清以降,罕有人及之。至若今世,当以元白先生执牛耳。昔日尝问学于元白先生,言及书林无《易》之憾。先生欣然挥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书赠刘正先生启功。”大喜之下,可谓三月不知肉味矣。忆余少时,作《周易发生学》一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鬼避周易 清儒纪晓岚《阅微草堂》有“鬼避《周易》”一语。然鬼谈《周易》,亦见于书。明儒张岱《夜航船》载:“陆机初入洛……夜迷路,投宿一旅舍,见主人年少,款机,谈与言易理,妙得玄微。向晓别去,税骖村居,问其主人,答曰:此东去并去并无村落,只有山阳王家冢耳。机乃怅然,方知昨所遇者,乃王弻墓也。”非独鬼者,狐亦然也。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学德风 《大传》屡言“中正而应”者,何谓也?盖为德而发也。故于《乾》、《坤》,首倡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以待时也。古之仁人君子,无不若是。清儒刘献煜于庭院种竹读《易》。元儒曾振宗日诵《易》以怀志。宋儒洪兴祖治《易》解命如此,仍力触秦相一如谢石之测。如此节操可谓贞正者也。魏晋风度,昭然若揭。《易》道之大,可窥一斑。当世之寅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谈易录 自序 易为显学,古今一也。昔祖龙一炬,尚未及之。而十年动荡,群籍并废,《易》乃四旧之属,弃如焚如,尤其甚也。有志者效孔门壁书之故事,抄之藏之,善莫大焉。逮至云烟过眼,政通人和,《易》道复兴,易学通人,唱而导之,遂成归杨归墨之势。然时过境迁,《易》理难明,好之者或穿凿附会,或小学大遗。漆室之门,望而叹焉。吾少也愚,读《易》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86]
[87]
[88]
[89]
[9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