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个人资料
博文

胡适易学研究述评 写中国现代易学史,假如不提胡适,这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且不说他本人的易学研究功过如何,单就他的治易方法对同时代及后人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就足以使他在现代易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比如著名的易学家顾颉刚、李镜池、钟启禄以及RichardWilhelm和HellmutWilhelm等先生均曾直接间接受其影响。 胡适对易学的研究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这可以以一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科举之题 明人王锜《寓圃杂记》载:“熙宁四年,更定科举法。罢诗赋帖经墨义,令士各占《易》、《诗》、《书》、《礼》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本经,次兼经,次论一首,次策三道。此即今科场之始,而四场不同耳。”科举取士,易学四经占一。远自有唐,已有盛况。其承两汉之势,可得观也。唐人李肇《唐国史补》载:“熊执易通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佛门易学 释迦与易学,本属两道。逮至有唐李通玄以易学证华严学,互为说解,遂启佛门易学之端倪。僧侣读《易》,自是甚为大观。有道者远如明僧智旭,近举黄岗十力。尝有一公,仿效绝类而世人罕知。兹述于下,以名青史:溧阳彭俞者,民国时人也。劬《易》有年,著《周易明义》。其时家徒四壁,无印刷之用度,往来坎坷。入大慈山定慧寺为僧。其书亦不知所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江浙书人 古之藏书家亦善治《易》。以江浙为例,清人方成珪,家藏书万卷。晋时干宝《易注》,亡于北宋。时方成珪遍搜群籍,拾摭佚文,著《干氏易注疏证》一书。清人吴农祥,家藏万卷,专购宝名楼而存之。虽无《易说》,然终生读之不殆。清人汪宪以为,易道乃在于无大过,故以存悔名其斋。着有《易存悔》一书。元人袁桶,广蓄书卷,著《易说》,为世所罕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入名字 古之易家有以卦爻辞为号者。韩昌箕号用九道人,刁包号用六居士,邵之鹏号上九。用九道人乃取《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是爻《文言》颂之曰:“乾元用九,乃见天则。”用六居士乃取《坤卦·用六》:“利永贞。”独邵之鹏号上九,实乃自戒之辞也。盖《乾卦·上九》乃“亢龙有悔”,谓“高位而致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卦者挂也 《易纬乾凿度》:“卦者,挂也。挂万物视而见之。”清人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易·乾卦疏》引《易纬》云:‘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挂。《系辞》:‘再扐而后挂’。《释文》:‘挂,京本作卦。’《特性·馈食礼》注:‘古人挂作卦。’是卦、挂,字义并通。故卦可训挂。日人本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意拳史上若干重大疑难史事考(9) 一、关于郭云深和王芗斋的师徒关系 1894年,因为与郭老有亲戚关系,于是王芗斋开始与郭老养子郭园一起,向郭云深学形意拳。主张此说的大有人在。如,顾坚《忆形意门先哲郭云深先生》、石师芗《名言中外的意拳宗师王芗斋》、静云《少年时代的王芗斋》、《历史是公正的》、和振威《大成拳学》、林肇仑《意拳(大成拳)源流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意拳史上若干重大疑难史事考(8) 关于在大成拳(意拳)正宗传人中,尤彭熙的身份、功力和生平颇为神秘而且传奇,本文集中讨论和研究这个人的相关问题。 一、关于尤彭熙 尤彭熙先生,生于1902年,卒于1983年7月21日。江苏无锡人。192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学院。因为当时同济医学院是和德国HeldelbergUniversity联合办学的,所以毕业后他取得了德国的医学博士学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意拳史上若干重大疑难史事考(7) 在早期大成拳(意拳)史上有四个人物是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他们对大成拳(意拳)的产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是却突然从历史上消失了,留下了难以解释的谜案。这四个人是方恰庄、金绍峰、解铁夫和齐执度。对他们四人真伪和生平事迹的考证真如四座大山,压了我好长时间,以至于我差点放弃写作这篇长文了。本文和下文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意拳史上若干重大疑难史事考(6) 在大成拳(意拳)史上,有一件特别重大而又模糊不清的问题,即王芗斋是否从1913年开始担任过陆军部武技教练所武术教练和教务长一职之事,以及由此而来的有无与鼻子李比武之事。1992年10月号的《武魂》刊发的轰动一时的名文《历史是公正的--为意拳发展史正本清源》提出:“1913年,袁世凯的陆军部长靳云鹏、次长齐振林在北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