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个人资料
博文

就任中华书院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聘书才收到。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民國名人張璧評傳》書後 作於二零一三年冬 是年夏,余撰寫《民國名人張璧評傳》一書正式定稿。綜攬網路及海峽兩岸書刊,充斥着抨擊和扭曲的張璧介紹。對比真實歷史,倍感虛假史實駭人聽聞!特作此書以正視聽。 無端含謗古稀秋,學者不曾探史幽。 落井拋磚污德譽,惡言濁語損名羞。 人逢大難明天慮,臣遇昏君為主憂。 真偽奸邪終有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讀《陳寅恪詩集》 作於二零零三年夏 遺恨興亡總未休,繁華大戲唱哀愁。 桑槐指罵書生淚,憤土王侯楚客憂。 一代浮沉堂第改,仟年輪替世風羞。 紅塵參透誇心井,回首垂尋老病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奉答恩師王宇信先生之厚愛 作於二零一六年夏 老來北美逃秦苦,滿腹經綸劫後生。 縱使磨難消鬥志,仍將朽力赴殘耕。 花飛水逝流年改,過眼雲煙毀譽橫。 說破英雄傷痛處,一聲長嘯虎風鳴。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讀老友蘇紹智來信 作於二零零零年春 馬、恩研究響蒼穹,只為民生反潤翁。 立志科文行萬里,標明經濟辨奇功。 《十年風雨》當入史,《選錄桴邊》可稱雄。 晚節輝煌逢世變,隔洋依舊話毛公。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山東高青甲骨 作於二零一二年夏 龜紋有意降神知,記錄商周史事奇。 齊魯狂風留古考,高青遍野示今疑。 北人壯志多操武,南國悲秋總作詩。 幾段清愁丟腦後,深挖一片勝殘碑。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讀女兒文章有感 作於二零一五年夏 在美國意外地檢索到女兒的幾篇文章,讀後十分震驚其文字和文采。見http://gaokao.sinmeng.com和http://k.zuowen.com等網頁優秀作文選,寫得尤其精彩。喜不自禁成詩一首。 一樣鋒芒刺長空,文才似我舊時同。 都言遺傳能過世,果是天生享大功。 海澱飛雲霾漫漫,異鄉夢雨意朦朦。 幾回記得兒時你,身手不凡詠絮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為友人鑒定明代漆雕古屏風 作於二零一二年夏 未老偏生鑒古心,每從豪友賞模臨。 屏風有價何言貴,文化無沽此地尋。 冷面漆描迎雅客,霜紅微雨醉唐琴。 松梅畫出秋林意,歸寫詩歌酒後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參觀中國文字博物館 作於二零零八年夏 是年夏,余受邀為中國文字博物館全體講解員和館領導主講商周金文,由此得以考察正在施工中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建築工地。當是時也,中國文字博物館籌備會擬約請前許副委員長出任第一屆館長。前政治局李常委提議“找北大、人大純學術的老先生”。中國文字博物館籌備會黨委借余正在給該館培訓全體講解員講授商周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祭祀薌齋先生誕辰120周年 作於二零零五年秋 先生墓地在萬安公墓,是個衣冠塚。真軀卻葬在玉泉山下一松樹旁。那時還沒有封鎖如今日般嚴格。現在那裏已經被圈進中央軍委指揮部。再也無法進入那裏去祭祀先生了。 骨已成塵肉已灰,高碑矮穴柏松堆。 壯年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