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地位
《易》之为学,每言为六经之首。实此言失之考据。汉以前诸书以《易》为经之首者,如下:《淮南子·泰族篇》、《史记·太史公自序》、《法言·寡凶篇》、《汉书·艺文志》、《白虎通义·五经篇》、《说文解字叙》、《后汉书·儒林传》及《郑玄传》。为六经之第五位者,如下:《庄子·天运篇》及《天下篇》、《春秋繁露·[
阅读全文]

阪口直树教授的《十五年战争期の中国文学》述评
一般来说,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是比较受欢迎的。从《战争与和平》到《雪白血红》都曾引起过我对血与火的战争背后的那种既恐怖又神秘的艺术世界的一番神往。但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创作在战争终结后的和平时代,是想教唆人们挑起冲突还是呼唤和平,需要认真鉴别。相反,在战争的炮火中能进行创作的作家,不论[
阅读全文]
夏含夷教授的“厉王在位十二年”说商榷
EdwardL.Shaughnessy(中文名字:夏含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52年生。1970年考入UniversityofNotreDame,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大学毕业以后,到台湾留学三年,随爱新觉罗?毓鋆学习汉语和魏晋玄学。1977年回国以后,考入StanfordUniversity东亚系,师从倪德卫(DavidS.Nivison)。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ldq[
阅读全文]

话说“急急如律令”准确含义
看到这一题目的人,百分之九十九会将其念成“急(jí)急(jí)如(rú)律(lǜ)令(lìng)”,我也曾上百次、上千次地亲耳听一些道士、术士、佛教徒这么念过。如果说,民间方士们“不识字”尚且情有可谅的话,那么大学者们本不该出现这种错误了。然而,事与愿违。大陆新近出版的《中国方术大[
阅读全文]
《周易》古代乐器考——释缶第一
《周易》一书,文字奥古,晦涩难懂,它可以说集商周社会科学之大成,对当时和后代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仅古今论《周易》的书就不下三千种!它与《尚书》一样,保留了大量的商周二朝的史料,为我们研究商周二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原始的资料。因此,我们要想了解商周二朝音乐发展状况,也有必要对[
阅读全文]

四、虞氏易学の“尪”字說についての考察
本章中、私は、虞氏易学に対する“尪”字說の考察を進める。
まず、虞氏易学の由來問題について、徹底的な研究を進める。
1、虞氏易学の由來
《三國志·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伝》の記錄よると、
臣の高祖故靈陵太守光は、少いとき孟氏易を治る、曾祖父故平輿令成は、その業を纘述す、至る臣[
阅读全文]

彭”と楚文化關係について
——馬王堆帛書《周易》を中心にとして
一、はじめに
《周易·大有卦·九四》爻の爻辭について、古今易学史上では、定論がない問題である。しかも、版本学の角度から言えば、漢代から、この爻の爻辭用字については、三つの版本があって、當時、伝わっていた。どの版本の用字が、《周易》作者の本來の意味を表す[
阅读全文]

此人知我:余英时与陈寅恪
研究陈寅恪先生,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他就是美籍华裔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余英时先生。
余英时先生,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开始在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上学,师从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陈寅恪先生的弟子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
阅读全文]

虚经腐史意何如:陈寅恪先生的文字游戏
陈寅恪先生五十年代初有《经史》诗云:
虚经腐史意何如,谿刻阴森惨不舒。竞作鲁论开卷语(一稿作:见说鲁论开卷语),说瓜千古笑秦儒。
此诗收在《陈寅恪先生诗集》中。这里的“虚经腐史”一语无从解说,莫明其所由来。周一良先生说:“陈先生晩年诗篇中出现的所感受的客观环境与自己主观心态,[
阅读全文]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
一、罗氏小传
罗振玉,清同治五年(1866)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南门更楼东(今罗家巷)寓所。祖籍浙江上虞县永丰乡。字式如,又字叔言,号雪堂。因溥仪曾书赠“贞心古松”四字以褒其忠心,故晚年常以“贞松堂”作为斋名,又号贞松老人。1940年5月14日因病逝世于旅顺洞庭街一巷3号的罗公馆内。
罗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