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个人资料
正文

刘正教授论文《徽派易学述略》

(2016-08-10 11:42:37) 下一个

徽派易学述略

《易》乃群经之首。《易》之为学,汉始注重家法,世传所谓施、孟、梁丘之易也。盖未闻有以地区性治《易》成一统者。大率而论,则皖学重作而吴学重述,于《易》亦然。徽学之兴也乃皖学所属,多以训诂考据为本,以求《易》之大义。徽派易学即徽州易家之学。今略述梗概,则其要者成为此文,一得之愚存于取舍之间。

皖学之形成起于二慎修,曰:江慎修,始也。曰:戴慎修,盛也。学以入经既有汉宋之别,汉自尊汉,宋自承宋,恪守家法,判若泾渭,无得越雷池半跬。明之莱知德学融汉宋,两派皆抨之。当是时也,学统之分尤处子与娼妓之别。徽派易学亦分汉宋。清儒梁任公《清代学术概论》述评曰:“惠派之治经也,如不通欧语之人读欧书,视译人为神圣,汉儒则其译人也,故信凭之不敢有所出入。戴派不然,对于译人不轻信焉,必求原文之正确然后即安。惠派所得,则断章零句,援古正后而已。戴派每发明易义例,则通诸群书而皆得其读。是故惠派可名之曰汉学,戴派则确为清学而非汉学。”戴氏可谓徽学大圣,其治经由训诂考据以求原义,此皖派学术之特色,亦徽派易学之圭臬。故梁氏又云:“以爻辰纳甲说《易》,以五行灾异说《书》,以五际六情说《诗》,其他诸经义,无不杂引谶纬,此汉儒通习也,戴派之清《易》中用字该书庶几皆有详考,可证是论不缪。如是言之,则徽派易学汉宋之分似应直称曰象数易学、易理易学为当也,则汉清易学名言各顺。据笔者拙见,二慎修非为皖而开经学,实则江慎修诚为象数易学之始也,戴慎修为义理易学之大成。徽派易学承二慎修之旨而立。请详述之:

江永,字慎修,婺源人。其为徽派象数易学之开山。永年少就学,遍读群经,精于三礼。清儒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载其辨《易》所谓往来上下之义。其论云:“《周易》以反对为次序,卦变当于反卦取之。否反为泰,泰反为否,故曰:‘小往来大’,曰:‘大往来小’,是其例也。凡曰来曰下曰反者,自反卦之外卦来居内卦也;曰往曰上曰进曰升者,自反卦之内卦往居外卦也。”卦序之列,向有“二二相耦,非反即复。”之说。江永力主反对为序。然六十四卦仅乾、坤、泰、否、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既济、末济十二卦以反卦为序。余外则多以复卦为序。其释往来上下之说恐未脱汉易之窠臼。常著《读书随笔》一书,内有论及《易》者。

洪榜,字汝登,歙县人。榜少时研读群经,为学效戴东原,故其于文字训诂,用力慎勤。治《易》宗郑玄,以为明象为《易》之本。然不为飞伏、纳甲之说所困。榜深于经尤长于《易》,尝有易著三种,曰:《明象》,一也;曰:《述赞》,二也;曰:《周易古义录》,三也。惜其多未卒稿。《明象》一书起乾终益,得四十二卦。《述赞》之体因袭郑玄《易赞》成书,此其易著中唯一成交者。《周易古义录》涉猎先秦汉魏易说,广采博引,两汉易家之诂训多为所取,书未竟。

洪莹,字宾华,歙县人。少为学饱览经史。治《易》宗象数,然亦有以事证之者。史载其著述较丰,尝有易著成书。莹比之于榜则见齐鲁为政之差也。

王艮,字无闷,歙县人。壮岁治《易》,独崇义理。然间亦不满宋儒旧说。其云:“汉儒乱其数,宋儒凿其理,其有合于《易》而不失厥旨者,要非全易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评其著《易赘》:“然大旨仍主义理,不言象数。”其《易赘》一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为二卷,朱彝尊《经义考》作一卷。徽派易著义理之学独是书为《四库全书》所收,足见其论虽主义理然不甚谨严也。

汪绂,字烂人,婺源人。少从母读经,遍览经史子集。其治《易》涉及汉魏,然以宋五子之学为宗。禀家学则少门户之见,故其讲《易》融象数于义理,有莱氏学之遗风。尝著《易经诠义》一书。近人支伟成先生《清代朴学大师列传》评曰:“盖其学体勘精密,贯彻内外,毫厘必析,由不欺以至于诚,偶设一喻,能使盲者察愚者明。”

吴慎,字徽仲,歙县人。慎少为学,不喜训诂及汉易诸说,嗜好心性理气之学。尤深于宋五子书。壮岁游学于东林书院,从高世为太学。卒业归故里,执讲于紫阳书院、还古书院。时前来问学者甚众。此于徽派易学可谓别开生面矣。讲《易》严守家法,多阐发宋五子之旨,蔚为大观。尝著有《周易粹言》一书,徽州治《易》举凡宗义理者多能道其言。

胡匡衷,字寅臣,绩溪人。少读《易》疑汉儒之说。渐长,治《易》本宋儒义理之学,尤精于程朱易传,并能补其漏。又多涉猎宋元诸家易说,以为程朱易学之辅。积年有得,著《周易传义疑参》一书。是书不拘程朱书说,敢发己意,析程朱易学之异同。

施璜,字虹玉,休宁人。少儒紫阳书院,从高世太为学。以义理为宗,其于《中庸》、《大学》之旨见到尤深。以“诚”释易理,一如宋五子之旧贯,为人亦极诚信。后执教于紫阳书院,还古书院。学问精严,名重一时。尝著《思诚录》一书,发挥《中庸》、《易传》之旨。近人熊十力先生尝谓:“《中庸》本演《易》之书。”是论显系义理易学之至论也。由此亦可见璜之学统,盖后世之同道亦留意于此焉。

戴震,字慎修,休宁人。少读经既知朱子之非。嗜好《说文》、《尔雅》,故其治《易》则深于训诂,尤长于字义古音训。尝作《七经小记》,内有论《易》一篇。然其得意者乃《孟子字义疏证》一书。该书发宋儒义理易学之所未发,究天理人欲之变,与《七经小记》显然有异。然其治《易》,由训诂以达义理诚为徽派义理易学之大法。

综上所述两派九人之学,可略见徽派易学之特色有四,曰:通训诂;曰:重义理;曰:由训以达理;曰:融象于理。作多于述,此皖学有别于吴学处,亦徽学有别于浙学处。徽派象数易学亦有趋于义理易学之势,清儒章太炎为《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作校订书中已明言于此。大致论来,吴学重述而趋于象数,皖学重作而趋于义理。吴学近于汉学,皖学近于清学。而徽学,学统之严整过于浙学。如皖学中浙学易家张惠言学为皖而近于吴,此在徽学所免之。固而徽派易学之功诚不过没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