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6-06-24 19:53:44)
北京饭庄的渊源,可以上溯到金朝。金海陵王1153年定北京为中都之后,便开始有了饭庄。那时候叫酒楼。这在《东京梦华录》一书里有记载。元明两代,北京的酒楼正经火红过一段,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过描述。到了清朝,尤其到了清中叶以后,北京的饭庄越发兴旺起来。可以说,领导全国新潮流。   北京的饭庄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叫堂的最大,所谓堂,是既可办宴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老北京人对西餐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北京人把西餐称为“番菜”,把西餐厅称为“番菜馆”。西餐进入北京很早,北京人在饮食上向来不保守,始终保持着容纳百川、五方杂处的处世态度。在旧中国,上海与北京最早有了西餐,另辟出一条美食之路。北京最早的番菜馆开设在西直门外万牲园(今动物园)内,名曰“畅观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北京的小胡同,老北京胡同里的光阴故事。时光荏苒,岁月如风。时间总是走的太快,我们永远都对时间无能为力,但是却可以过好当下。时间走过必留下痕迹,在我们的首都,留下的痕迹最明显的应该非老北京胡同莫属了,抚摸着老胡同的墙壁,感受着亘古传来的气息,体会着胡同里的光阴故事。   北京城的胡同虽说大多数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走向的,但也有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苏联幼儿园小朋友练习出行。在苏联时期,幼儿园老师们牵着带有拉环的长绳子两端,孩子们分列两边抓着拉环出行。这是为了锻炼孩子们认路的本领。 以下是《LIFE》杂志拍摄的60年代苏联幼儿园生活照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帮着年龄较小的孩子穿鞋 午睡时光 雪地里玩耍 小孩子们正在认真地学习折纸 两个小男孩一起交谈 手工课上,老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5-30 18:24:27)

你还记得这些游戏吗? 1、抖空竹。这是过年时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 2、欻(chua)子儿。那时有的男孩手心一翻,那子儿稳稳当当落在手背上,技术高超,令人乍舌。 不过,那手黑皴的特像老鹰抓子。 3、跳马。撅著的那位估计坚持不了多一会儿。 4、打水漂。溅起数个连环的水花那才叫功夫,您当年能打出几个连环的水花呢? 5、打雪仗。常见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5-26 16:51:40)

《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辑删除 贝满女中,亦称“贝满中斋”,位于同福夹道3号。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是北京最早的西式学校,也是北京最早的女子学校。创办人裨吉励莎为纪念其亡夫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而建。 贝满女中内的教堂—贝满女中1941年被日伪改为北京第四女子中学,1945年恢复北平私立贝满女子中学名称。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通常直呼为陈纳德;1893.09.06-1958.07.27。),美军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在中国作战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的指挥官;有“飞虎将军”之称。 陈香梅(AnnaChanChennault),世界著名华人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1925年6月23日出生于中国北京(北平)。早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5-21 19:46:35)

著名摄影家海达·莫理循女士于1933年至1946年在北京居住;此间,她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这些作品系统地呈现出北京的建筑和市民生活。 这才是“老北京味儿”……那会儿也没什么食品安全,我看也挺安全的。主要是人心安全。吊炉烧饼。。片子拍得很够水准……”原生态的”的“北京人”……北京的小吃,就是有那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摄于1948年,这些街头景观与当时的主流宣传符号拉开了距离。略显中性而大气的打扮在今天看来依然味道十足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