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去阿拉斯加是观看鲑魚(又称三文魚)洄游,成干上万的鲑魚不怕路远,以千軍万马之势逆流攀登……场面之壮观而又不可思议。
这次是着重看鲑魚产卵。能产卵的鲑魚都是完成了长途拔涉,经历了无数次鲤魚跳龙门的壮举,英雄般的凯旋归来,在自己的出身地,安静地繁衍后代,一条母魚可产二万个卵,75%的成活率。母魚搬石,挖洞,产卵,公魚象一卫士,保[
阅读全文]
青云的故事(20)-三年灾害
有多少人在三年自然灾害中饿死,活下来的都是幸运的。
青云每天早上二点,三点就要起床,去菜市场买菜。虽说家里有保姆,但是一大家的家务活加上带青云的弟弟,保姆晚上睡眠不保证便不能长久支撑的。自然起早买菜的活便由青云承担了。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更难的是要菜买得好钱化得少。早起[
阅读全文]
2019年3月16日,JohnChen(约翰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John是我在福乐的公司的同事,我刚进福乐时就知道机械工程部有位能干的华人工程师名叫John。当时他己是机械工程部的负责人之一。John来自香港,但完全没有广东话口音,热情好客,刚认识我不久就请我们全家去他家做客。他的房子在山上,景色很好,房子很大,还有一个用车库改成的家庭电影院。我很庆幸认识这么一位[
阅读全文]
2019年回国—急诊2019年元月,回国探亲。正逢老妈身感不适,不想起床,胃口不佳。问了几次是否要去医院看病,她斩钉截铁地说不去医院不想看病。无奈做了些可口的饭菜,希望她能多吃点,增强抵抗力。老妈还是不怎么想吃,结果喂她吃,有几曰吃的相对不错。回美日期渐近,老妈突然说想做脑部CT,因为头晕。我立刻打电话给一个医生朋友,结果被反问道,说实在对一[
阅读全文]
青云的故事(19)—小小小妈
青云的弟弟三个月大了,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天庭饱满,人見人爱。
青云又多了一份带弟弟的工作。每天四小时带弟弟,从周一到周六。那时的中国一周上班六天是雷打不动的。青云爸爸在墙上掛了一块黑板,划上格子,从周一至周六,每天下午四个小时带弟弟。青云做到了就由保姆在格子里打钩,反之打叉,打叉要罚,打钩无赏。[
阅读全文]
青云的故事(18)—达式常诵
现在的孩子没有人知道达式常了,在六十年代,达式常可是名偶像,他声音之好听,朗诵之动情,年轻的小学老师们尤其喜欢达式常。青云参加了学校的朗诵班,班里大多为髙年级学生,老师让大家模仿达式常的朗诵风格,学习式达常朗诵时的重音,停頓,节奏和抒情方式。
刘宝英是朗诵班的老人马,比青云大二岁,她不厌其烦地纠正青云[
阅读全文]

青云的故事(17)-家亊重任
家里保姆要服待后妈坐月子,照顾婴儿,买菜做饭,真的忙不过来,因而有些亊就落在青云身上,如帮助奶奶摘菜,特别是检鸡毛菜,博毛豆,折绿豆芽,这些费时的活都归青云做。早上扫地,晚饭后倒垃圾,下午收晒干的衣服,也都是青云该做的。
那时候每家都有铁皮簸萁,跷起来放在门口的墙边,用来放厨房的垃圾(也称畚斗、垃圾斗、畚[
阅读全文]

青云的故事(16)-弟弟降临
青云父亲陪着后妈抱着新生儿坐着三轮车回家了。青云有弟弟了,青云好想去看看这个弟弟,可是大人不给看。
家里添丁了,每个人都会忙一点,青云也不例外。除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外,帮助大人服务弟弟也是份内的亊。
青云虽然不用洗尿布,但好天收叠尿布,阴雨天烘干弟弟尿布的亊却归青云負责。平日里有太阳时家门口掛国旗似的凉[
阅读全文]
青云的故事(15)—学织毛衣
后妈很善長织毛衣,不仅织得快,还能织各种花色,甚至可以不用眼睛看着而上下飞舞地织毛衣。她笑起来很好看,与家里的保姆聊天时笑声会不断地传出。
但对待青云和哥哥便是永远端着脸,也许是为了显示她是长辈,或也许潜意识里希望这俩孩子不存在就好了。对待婆婆(丈夫的妈)也是尽量避开,或许有许些惧怕不敢四目相对,或许[
阅读全文]
青云的故事(14)—开心上学
终于开学了,青云背着自己缝制的书包,带着掩盖不住的笑容,穿着哥哥穿不下的男孩上衣,蹦蹦跳跳地去学校了。
青云被分到王老师的班里,也许是缘分,也许是青云比同班同学长一岁显得比较懂事,反正被王老师一眼就认为是可担任班里一些工作的学生。第一天开学,这课前课后擦黑板的工作交给青云了。
小学开学不到一个月,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