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2-06-26 19:50:13)
阅读 ()评论 (0)

飞过雪山大洋,舷窗外明晃晃的日光,飞机极速向西,仿佛是为了延迟日落时刻,可降落前还是看到了日落。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在云端看日落,想着不知日落何处?这时飞机开始加速降落,穿越迷雾般的云层,瞬息间天地暗下来,奇幻得让人联想到Interstellar中那位老教授常常吟诵的一首诗。 Donotgogentleintothatgoodnight, Oldagesh[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31 17:58:20)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VamosRafa! 春天的第二十个瞬间,看着纳豆还征战在大满贯的沙场上,还在执着于每一场巅峰对决,虽然纳豆由当初的不羁少年到今天的朴实大叔的容颜转变肉眼可见,但纳豆粉们却会恍惚间觉得时光从未流逝,我们仍然年轻 (后续)和小紫薇的半决赛打得难解难分,三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14 18:58:13)

点击进油管全屏观看效果更好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14 12:31:12)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的印象派画家们还在为争得一席之地焦头烂额之际,米国收藏家们用真金白银押宝,让这一流派的发扬光大。难怪现在遍布米国大中小城市的ArtMuseumes里随处可见印象派作品大行其道,想来是印象派那种自由创新的表达暗合了年轻米国的精气神。 Monet就是其中的受益者。1886年,Monet的画商带着他的画作杀到米国举办了一次特展,莫奈就这样从大洋彼岸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2-04-24 22:17:40)
阅读 ()评论 (0)
(2022-04-21 19:13:26)
逛商场,顺道去了趟西西弗书店。看到张爱玲的《对照记》,尽管以前看过,还是忍不住翻了翻。 不感兴趣的人说《对照记》是一本“死人照相薄”,这种说法未免刻薄,透着不屑,也透着漫不经心的小恶意。它是张爱玲去世前一年,利用老照片的保存和阐释,对生命中有所交集的故人最后的念想与回顾,也是对自己人生最后的回望和归结,更是对喜欢她作品的读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22-04-14 17:34:35)
朋友圈今天流转了一篇《上海逝者》【404文库】柿油|上海逝者-中国数字时代(chinadigitaltimes.net)的文章,作者是个有心人,将近期在网上曝光的所有上海的逝者罗列了出来,这些人,或因为疫情防控的政策,病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去世,或因为疫情的影响,间接导致生活难以维持而自杀。我数了数,已经有13人,但我坚信,这不是全部,有人数了留言区,有姓名的70多人。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22-04-08 19:08:27)
每一首改编都喜欢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844年初春,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南市创办了一所医院,这是上海开埠后的第一家西医医院,也是中国的第二家西式医院。为了宣示自己并不是来杀婴儿取眼睛的,传教士取意中国古语“仁术济世”,就叫“仁济”。 新民周刊报道了洛克哈脱在《在华行医20年》里的记载:“医院一设立,每日大批人群涌来,人们喧闹着急切地要求就诊。病人不仅有上海人还有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