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博文
是跟自己争,不是跟别人争。 是有疑不决时,要跟自己争,直到无疑,直到能决。 所有跟修行有关的事,都是关于跟自己的事,不是关于跟别人的事。 个人意见,仅供一观。 20210603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罗状元醒世歌(歌词版)
明罗洪先
欲无烦恼须念佛知有姻缘不羡人
诸事随时若流水此怀无日不春风
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便是家
举世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修
没有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心至虚时能受益事非经过不知难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有时静念千声佛无事闲看数卷经
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6-02 17:01:35)
「超情離見」,這句就是《還源觀》上講的「隨緣妙用」,情是什麼?情是情執。見是什麼?見是邪見。我們講得更具體一點,見是成見,錯誤的見解,就是錯誤的看法,這個要離,要超越情執。這個見,在佛法裡面講五種見惑這是見。情呢?情是五種思惑,貪瞋癡慢疑這是情,這屬於情執;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是見。超情離見就是見思煩惱斷了。斷見思煩惱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6-02 16:56:36)
来自:http://fo.sina.com.cn/ffksj/2016-09-08/doc-ifxvqcts9129638.shtml佛法的情感观  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质,微细而复杂,通常人们都生活在自我营造的情感世界中,难能自拔,因此学习佛法,是必须要直面自身的情感问题的。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佛法中的情感观。  一、情。古人造字多蕴含大智慧,从造字上就能传达出其相应义理。情左边是心,右边是青。青、青色代表东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好句,收藏。 心胸决定格局。 -------------- 来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8669639.html “眼中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出自日本古代禅师梦窗敕石的一首《山居偈》,全诗为: 《山居偈》 作者:梦窗敕石 青山几度变黄山,浮世纷纭总不干, 眼里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译文: 人间沧海桑田,世事无常;只要守住真我,世事再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印光法师:摄心念佛方法
文钞原文: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当念佛时,但用十念记数,从一至十,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又一句一句记得清清楚楚。若能从一至十记得清楚,则妄念无从而起。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当以此为前方便。但用心记,不可掐珠。从一至十,从一至十,不可二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十四小时念持地藏名号的方法
《占察善恶业报经》梦参老和尚讲解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念我的名号念到夜分了,次至夜分时,若能够有力量、有灯火、有光明,你还是恭敬、忏悔、发愿。那没得力量,很穷困,不能备办光明的,点不起灯——过去是油灯,或是电灯也得要钱,通夜开电要浪费钱——那看你的力量,但是你的供养、悔过、发愿,永远不能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四祖道信《方寸論》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往生淨土發願文《大迴向文》 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
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臺安我足;
一剎那中離五濁,屈身臂頃到蓮池。
蓮華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了;
聞已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眾生,巧把塵勞為佛事;
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来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4230208.html 3个回答 hantan2369
推荐于2017-09-23·TA获得超过1258个赞   如是安心者:壁观。——
  答: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心如墙壁,如如不动,一丝不挂,方可入道。
  如是发行者:四行。——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