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慧解脱怎么修?怎么慧解脱占阿罗汉三分之二比例?-知乎
在500比丘中慧解脱320位占64%,这个慧解脱具体怎么实修
请问慧解脱怎么修?怎么慧解脱占阿罗汉三分之二比例??
在500比丘中慧解脱320位占64%,这个慧解脱具体怎么实修
-----------------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186543/answer/7405887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
阅读全文]

http://www.fodizi.net/qt/qita/25191.html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广钦老和尚2021/05/13繁体字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佛教去和社会比赛,办种种活动,僧俗男女夹杂不分,坏念头一大堆,容易退道心。女众对年轻的男众法师,应该恭敬、尊重,但如果去跟他说些东拉西扯的闲话,则我们会有过失。我们要庄庄严严地恭敬佛、法、僧。如看到认[
阅读全文]

http://www.fodizi.net/qt/jinghuifashi/24773.html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净慧法师2021/01/10繁体字
(图片为净慧法师禅堂持板)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人生所面对的,有许多问题,许多个为什么。我记得有一套儿童丛书,叫《十万个为什么》。小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没有几天时间,就要让这些幼小的心灵,去面对十万个为什么[
阅读全文]

http://www.fodizi.net/qt/qita/24885.html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妙境法师2021/02/09繁体字问:年纪大,修学禅定,堪能性差,还能得定吗?妙境法师答:这个在优波鞠多的时代,有个年纪很大的一个老比丘,他没有得禅,就放弃了修学圣道这件事,但是后来有个比丘尼是阿罗汉,她去勉励这个老比丘,说:“你应该去修行,就是拜这个优波鞠多为师,也可以得圣道的”。她[
阅读全文]

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http://www.fodizi.net/qt/qita/24888.html广钦老和尚2021/02/11繁体字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然后上坐。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盘,(可先学坐单盘,习惯了,再渐进双盘)。要坐下去舒适自然。眼帘下垂(约留三分),舌尖翘起,以眼观鼻,以鼻观心,要观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把它安排好,不贪着于一切,不为外缘所惑,不受外境所动,更要禅净双修,[
阅读全文]

http://www.fodizi.net/qt/shengyanfashi/25181.html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圣严法师2021/05/11繁体字
静坐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它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及心理的平衡,能使我们减少执着,也能使我们的头脑更冷静、更清楚;再进一步,便能产生智慧,开发精神的领域。可是从禅的观点来看,若无佛法的指导,由静坐所产生的智慧仍然是带有烦恼的。由于他的[
阅读全文]

http://www.fodizi.net/qt/qita/24921.html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密参老和尚2021/02/20繁体字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我们功夫应当稍有进步了,心底上也应有所变化,有点进步,还要求精进。没用上功的要生惭愧了,光阴如箭无常迅速哇!
修行的路子我们要搞清,怎样下手?怎样用功?如何是正路?如何是邪路?如何是[
阅读全文]
http://www.fodizi.net/qt/qita/3389.html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彻悟大师2011/05/07繁体字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
阅读全文]
http://www.fodizi.net/fojiaogushi/2640.html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2011/03/11繁体字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有一天,优波伽吒鬼看到舍利弗尊者刚剃完须发,就跟伽吒鬼说:‘我要去打那位沙门的头。’伽吒鬼马上说:‘你千万不要这么说,这位沙门具有大德大力,这样做将受无量苦。’伽吒鬼劝说了三回,优波伽吒鬼完全不[
阅读全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814c5aa0102zvyb.html放过世界,世界也会放过你(2021-03-3114:43:06)转载▼ 许多朋友带着种种委屈、困惑与不安,想要找到人生的出口。谈起个人遭受的不公平、人与人之间冲撞的痛心,非但有说不完的痛苦,也会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带来一个解答,认为只要有更好的环境、更听话的子女、更体贴的伴侣、更善良的同事、更明理的主管、更理想的制度,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