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往事

Even on a grey winter day with skies so dark that you
fear the sun will never rise again, you forgive Paris.
个人资料
小兔三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7-01-08 06:06:45)

窗外下着大雨,憋在家中继续写我的法国往事。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总有许多星座属相的一年预测之八卦,博读者的眼球,信者释然,不信者付之一笑,也算是热门话题。我若说自己不迷信,其实是为了政治正确。在美国,如果星期五又是13号,很多人会害怕,我觉得这是真正的迷信。但是有人会站出来说,巴黎最可怕的恐袭就是发生在11月13日星期五。 在中国,文革中的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葡萄牙南部的阿尔加维,气候温和,阳光明媚,海边古镇Lagos是欧洲人度假胜地。我们到达这里时刚过冬至,游客中很多是远道而来的德国及东欧国家的人。航海大发现之前这里被认为是欧陆的终端,葡萄牙人从这里出发,寻找其他民族和文化,拉开了大发现时代的序幕。 小岛和岩石庇护下的海湾让人感觉不到大西洋的风浪,天然的海滩在金色峭壁包围中,海水呈现深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去年写欧洲之行,提到带回各种咖啡作旅游纪念。回来上网一查,原来网上都有,订购方便,颇感失望。今年去欧洲坐的航线对行李重量要求非常严,多一斤都不行,所以没带沉的东西。葡萄牙是最后一站,只买了一些小纪念品。在机场免税店买了一小件物品,但是免税店给的大口袋很能装东西,而且不算手提行李、不担心超重,这个口袋留着,下次出门还用。 葡萄牙的波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12-30 22:35:44)

送女儿去巴黎上学的那些日子里我既激动又担心。不是巴黎及欧洲近邻国家面对的恐怖威胁,最不放心的是女儿独立生活能力,是否可以适应巨大的环境变化,顺利度过语言这一关。 和她同去的其他孩子,大多数是自己单独飞到巴黎,被家长送到巴黎反而使得女儿很特殊,负责接待的老师问起来时,有些不好意思。我也不想解释我的老巴黎留学怀旧之情,总之跑了几天的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讲一个真人真事,感叹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先说一个下星期的事,选举团周一就要象征性地投票让川普成为新总统,但是许多红州的选举人仍然每天收到几百封信件(还不包括电邮),请求他们违反规则、不投川普。这一次大选让我们看到在同一个国家生活的人们思想观念对立到水火不相容,谁也不能说服谁。有人说川普是救世英雄,也有人说他是混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年的市场波动性越来越小,VIX已来到有史以来最低点,所以今天的SLV跌了近5%,算是暴跌了。为什么?联储局昨天加息0.25%,今天贵重金属都跌。奇怪的是,金价跌得很少,GLD今天仅跌1.37%。 贵重金属从2016年初开始飙升,金价曾上涨至每盎司1366美元,而银价在同一时期内飙升近50%,达到每盎司20.62美元的两年高点。但是,商品牛市并没有像股市那样坚持到年底,英国脱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先上一张早年留学时巴黎雾霾的照片,也是初冬时节,比上星期的巴黎雾霾厉害多了。照片中心的教堂是StSulpice。 北京当年有十大建筑,中国文化里十这个数字有多的意思。法国却喜欢数字十四,上世纪北京十大建筑建成时,巴黎也规划着十四个新建筑的蓝图。熟悉法国历史的人知道,在位最长的国王是路易十四,国庆节日期是七月十四。十四个新建筑显示法国人好大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圣诞歌曲成千上万,要说流传最广的,非《SilentNight》莫属。这首诞生于两百年前奥地利一个小村庄的歌曲,曾被三百多位著名歌手演唱过,业余歌手更不计其数,苏珊大妈的翻唱不逊专业。《SilentNight》被世界上四十多种语言演绎过,普世精神穿越国界,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生存扎根。 1818年圣诞节前,一位奥地利牧师发现教堂里的管风琴坏了,夜幕降临的时候他走在乡间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16-12-10 07:07:22)

川普胜选后美股已涨10%,没搭上这趟快车的投资人怎么办。现在进场显然不理智,做空又没有信号,想开一点,趁着美元强势,欧洲相对平静,搭上飞机就走。 一个月来股市连续上涨不回头,把看跌市场的熊熊们诱入陷阱,一时半会儿爬不出来。技术指标显示标普500已冲破2250阻力,下一个阻力在2300。我个人认为,从现在开始至2300这个阻力之间,做空大盘是问心无愧的。但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6-12-02 11:26:51)

帮女儿物色学校时去了很多大学介绍会,为了提高吸引力,许多学校都说给学生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以及国外名校的选择。对这些内容,我们通常不太关心,潜意识里觉得,我们本来就是留学来美国的,再留学岂不是又回国了。其实我们做父母的是想把孩子的未来包办、替她做选择了。 有些ABC孩子继承了父母当年不安心现状毅然出国留学的精神,对大学的选择也注重看studyab[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