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年,十一月,丙申日(初一),陈武帝霸先册立兄长的长子陈蒨为临川王,次子陈顼为始兴王,弟弟的儿子陈昙郎在北齐做人质已经被杀,但陈霸先尚不知晓,也遥封他为南康王。在北齐,之前,齐高祖高欢还在世时,曾经有术士预言说过:“亡高者黑衣。”那时候的高欢为此每次外出时,都很忌讳看到身着黑袍的出家人。齐显祖高洋时候,依然对此深有所忌,他问左[
阅读全文]
诛杀参与暗杀密谋的乙弗凤,孙恒等人后,还剩下主谋李植。李植的父亲柱国大将军李远,当时正驻守弘农,宇文护召李远和李植父子回朝。李远见召担心会有变故发生,迟疑良久,最后还是决定遵命回朝,说:“大丈夫宁为忠义鬼,岂可做叛逆臣!”于是就返回朝廷。到长安后,宇文护因为李远一向功名显赫,仍然想要保全他,引他相见,对他说:“公的令郎有异[
阅读全文]
王琳不服陈霸先,不肯接受朝廷征召,大量制造舟舰,准备攻打陈霸先。六月,戊寅日(十一日),陈霸先派属下侯安都为西道都督,周文育为南道都督,命令他二人率领水师两万,在武昌会合,共同讨伐王琳。河南,河北发生严重蝗灾,北齐皇帝高洋问魏郡丞崔叔瓒说:“是什么原因招致的蝗灾?”崔叔瓒回答他说:“《五行志》说:‘时机不当,劳民伤财以大[
阅读全文]
中山公宇文护的名望一向不够显赫,所以虽然他被叔叔宇文泰嘱托身后大事,但各王公位高权重,也都想要大权独揽,没有人肯真心服从他。宇文护就去向大司寇于谨请教计策,于谨对他说:“我于谨早年蒙受先公非常知遇,先公待我恩重如山,今日之事,我必会以死力相争。如果面对各位王公大臣商议确定国策,公一定不可辞让。”第二天,各王公举行会议,于谨说:[
阅读全文]
北齐皇帝高洋游宴东山,想到关,陇地方尚属西魏所有,没有平定,心中愤怒摔掉手里的酒杯,把属下魏收召到跟前,立诏命宣示远近,说将要发动向西征讨西魏的战事,西魏听说后惶恐不安,想要撤出关陇地区,以避北齐锋芒。但北齐并没有付诸实际。有一天,高洋哭泣着对群臣说:“宇文黒獭(宇文泰)不接受我命令,该怎么办?”都督刘桃枝说:“臣请得三千[
阅读全文]
齐显祖高洋刚即位的时候,治理国家非常用心,政务存简去芜,力求精要,知人善任,坦诚待人,使得属下人人得以为国尽力。他又善于以法驾驭属下,如果有人违法犯罪,即便是功勋贵戚也都绳之以法绝不宽容,因而内外大臣莫不对他心服口服肃然起敬。至于军国机要策略等大事,他都独自裁决;每次亲临兵阵,常常身先士卒,亲自顶着箭林石雨,所到之处都能立功。然而[
阅读全文]
556年,春,正月,陈蒨和周文育联合军队在吴兴攻击杜龛。杜龛勇而无谋,嗜酒常醉,他的部将杜泰暗中与陈蒨私通。杜龛与陈蒨交战失败,杜泰趁机游说杜龛要他投降陈蒨,杜龛想要答应,他的妻子王氏对他说:“我们与陈霸先结仇到如此地步,怎可求和!”于是杜龛拿出自己的私财奖赏招募兵卒,反击陈蒨,大破陈蒨军队。杜泰见游说杜龛不成,自己向陈蒨投降,杜[
阅读全文]
王僧辩的女婿杜龛之前依仗着王僧辩的地位和势力,对陈霸先很无礼不恭,在吴兴,经常用法制裁陈霸先的宗族,陈霸先因此非常痛恨他。等到陈霸先将要图谋王僧辩时,秘密派遣兄长的儿子陈蒨回到吴兴长城,竖立栅栏以防备杜龛。到王僧辩死后,杜龛据守吴兴抗拒陈霸先,义兴太守韦载和吴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辩胞弟)都响应杜龛据守城池抗击陈霸先。陈蒨到长城后,收[
阅读全文]
正当陈霸先暗中准备攻击王僧辩时,刚好有报告说北齐军大举出兵,已经抵达寿春,将要入境侵犯梁国。王僧辩对陈霸先暗中算计自己毫无察觉,此时便派遣记室江旰去通告陈霸先,让他对北齐军进犯加以防备。陈霸先把江旰扣留在京口,发兵去袭击王僧辩。九月,壬寅日(二十五日),陈霸先召集部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及杜棱商议偷袭王僧辩事,杜棱认为很难,陈霸先[
阅读全文]
北齐皇帝高洋立之前被俘的贞阳侯萧渊明做梁主,派上党王高涣率军护驾送他回健康。高洋给王僧辩写信说:“继承王位的梁主晋安王(萧方智)太幼弱了,不能担当国家重任。贞阳侯,是梁武帝的侄子,长沙王萧懿的儿子,以年龄声望而论,可以保全金陵,所以安置他做梁主,送他回到你们国家去。卿应该分派舟舰,迎接现在的梁主,同心合力,好生规划将来的蓝图。&rdq[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