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古瓷自古至今都是收藏界的一个大项,由于年代久远且存留数量不多,所以古瓷的赝品多不胜防,有必要了解一些相关内幕,以防被骗。一般来说,瓷器造假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新瓷做旧。新瓷做旧的方法有很多,一种是将新瓷长期埋在地底下,或在泥土中掺蛋白涂在瓷器表面再埋入地下一段时间,以期整新如旧;另一种方法是将新瓷放入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浸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据宋人笔下的《清波杂志》记载:“倭国(日本)一舟飘泊在(宋)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日本)妇女悉被发,遇中州(中国)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这段几十个字的记载,说的就是日本妇女来到宋代中国,遇到宋朝端庄美貌的男子便主动献身,目的就是生下后代,来给日本改良人种。 在当时,不仅是日本女人前来宋朝借种,而且北方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对于山西菜,印象一直比较模糊,好像除了醋和面食,脑海中再难闪出其他画面。一部《乔家大院》不仅让晋商重新火了一把,也让山西菜成为大众焦点。 恰逢夏季,有点闷,有些湿,人懒懒的,胃口恹恹的……山西菜来得正是时候,几许酸,些微浓,再加上纷繁多变的面食,一切刚刚好。 山西菜系渊源 如果把中国菜系比作一个大家族,山西菜一定是并不受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本文仅从历代选妃及宫廷韵事这些侧面,试图推倒高大的宫墙,撩起厚重的帷幕,作挂一漏万的简述,揭示出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下的后妃宫女们悲欢离合的命运,透过选妃制度和宫廷韵事的侧面,展现她们受迫害、受奴役、受欺凌、受侮辱的际遇,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她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个制度。  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这年的高考,积聚了太多的期望,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拐点。 多年来,这一“国考”深刻影响了3千余万人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在成就国家中流砥柱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社会现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4-10 02:38:55)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来有“遇水而兴,随水而动”的特点:黄河水孕育出鲁菜,珠江流造就了粤菜,长江的上游有川菜,中下游则有苏菜(以淮扬菜为代表),湘菜源于湘江,徽菜出自淮河,钱塘江边有浙菜,闽江水捧出闽菜。于是伴随着悠久的历史与独到的人文特色,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八大菜系”便应运而生。可是,这菜系里边的事,你了解多少呢?俗话说得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5-04-08 13:24:34)


在经历梅雨带来的潮湿之后,湘菜的辣,很自然地令我们思念。走近湘菜,其内涵与才艺,都会让我们有另一番享受。湘菜知史早在汉朝时,湘菜的烹调技艺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逐渐形成菜系。据对长沙市郊“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烹食残留物及一套竹简菜谱进行考究,证明当时楚人已利用数十种动植物烹制菜肴。发现的不仅有猪、牛、鱼等的遗骨,还有酱、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古人最初蒸饭煮粥是粒食的。人们是怎样把谷物脱粒做饭的呢?《诗经·生民》中说:“舂之揄之,簸之揉之,释之叟叟,蒸之浮浮。”这里告诉我们,谷物脱粒和做饭是一个繁复的集体劳动过程:有的人用木杵在地上掘出的臼里捣着谷物,有的人用木瓢把舂好的谷粒舀出来,有的人用双手搓揉着谷粒使糠皮脱下,有的人在簸糠皮、稗子,待谷物加工好后,就去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4-06 10:44:43)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近日读史,无意发现有关包公报酬的记载,颇有意味。包公在开封府当一把手的时候(《宋史.职官志》),每月粮三十石,其中米和麦子各一半;柴禾二十捆(每捆十三斤)、干草四十捆;冬天外发十五枰(每枰十五斤)木炭;月发“公使钱”一千五百贯、“添支钱”一百贯。包公时在中央任职,头上还有龙图阁直学士和尚书省右司郎中的帽子。在开封当官属于外任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01]
[302]
[303]
[304]
[3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