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的四月是一个无处不飞花的季节。各种大树的花,果树的花,园子里五颜六色的花竞相开放,每年的这个时候硅谷的男女或呼朋唤友结伴同行,或携家带口全体出动。海边,公园,山顶都是好去处,赏花,郊游,拍照都是好玩法。今年却不同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情地把人们相互隔开来,而且一隔就是两个月。大家只能喝一个人的下午茶,独自赏花,月下独酌。好在[
阅读全文]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加州的雨历来是最受欢迎的,哪怕被浇成落汤鸡也绝不会抱怨的。可是今天的雨却让我感觉出一丝寒凉。想着此时有多少人正在生死线上挣扎,多少勇士正在前线搏斗。我却只能在家中坐着,品着一个人的下午茶??人生如茶????品的不是茶香,品的是心境。人生有百味,茶是道不尽的。茶味随着心情走,同款茶品出百样味。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
阅读全文]

今天做了提拉米苏,喝下午茶的时候心里美滋滋的,想到了诗和远方,但是防疫期间哪儿也不能去,因此感触良多,想写点什么,于是写下了:有了诗,远方还在远方。有了诗,但是没有了远方。这样写就有了些许惆怅。便换了一种写法:虽然没有远方,但还有诗。有了诗,就有了远方。这样写就充满了希望。一样的事不同的写法,就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心境。想想生活中[
阅读全文]

孙燕心语一盏灯多少次飞机降落前俯瞰下面的万家灯火,无数次回家路上车窗两边飞驰而过的万家灯火。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巷深处,那灯火阑珊处,总有一盏灯为你而明。那是我们的希望之灯,那是我们的生命之灯。那可能是老母亲站在厨房的灶台前,那可能是爱人坐在电脑旁,那可能是孩子坐在台灯下。为了快点见到那盏灯,我们脚踩油门,我们加快脚步。那盏灯点[
阅读全文]

孙燕心语作家角续话说作家角建成后我的第一篇文章出炉,先生趁热点了赞,也一定被我情真意切的赞美感动了。晚上下班回家后衣服没换就跑到作家角做若有所思状。我马上跟过去说:“我的作家角出名了,朋友们都要照片呢”。先生笑着说:“这个突击出来的工程太简陋了,周末我重新做一个。”得!我的一篇小文把他给架火上了,只好趁热打铁了。那个摇椅[
阅读全文]

孙燕心语作家Corner角最近刚刚退了下来,终于有大块的时间可以读书了,脑子里早就有了一串长长的书单,以前读过的和没读过的书等着我一本一本地读。长时间的读书需要一个舒服的地方,加州的气候宜人,在院子里读书再合适不过了。我家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关键是自己还算满意。每天早晨到院子里转一转是必做的事情,鸟语花香,果红叶绿。我[
阅读全文]
读书笔记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相信读书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在不同的年龄段读书会有不同的体会。我年轻时就喜欢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他小说中的人物平凡得就像是我们的身边人,而故事的结局往往带给我们惊喜,甚至拍案叫绝,掩卷后回味无穷。历经沧桑后再读莫泊桑,感触又深了一层。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发表于1883年的一篇短篇[
阅读全文]

孙燕心语时间时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为什么我要写时间,先交代一下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我的作息时间。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那本著名的,冗长的,名字最混乱的小说《百年孤独》,读一本实在不算什么,我要说的是我在什么情况下读的这本书。上个月出租房的房客突然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租期,决定搬出去了。我们接手后马上开始装修。油墙油[
阅读全文]

触摸美国3,莫斯科-爱达荷
孙燕
只有三个乘客和一个飞行员的小飞机平稳地降落在爱达荷州的莫斯科机场。随着四只巨大的行李箱砰然落地,我们的美国之行终于结束了。
终于到美国了,崭新的生活开始了。
莫斯科的机场非常之小,人更少。我们几乎是机场唯一的客人。分别半年,女儿见到爸爸有些腼腆。爸爸拿出硬币塞进自动售货机,里面立刻流出来一[
阅读全文]

触摸美国2,飞往美国
孙燕
1992年12月,飞往美国的波音747缓缓地驶离北京机场。巨大的轰鸣声将我的思绪搅拌成碎片,一半随着发动机的尾气散落在北京的上空,永远地留在了我生活三十年的土地上。这些碎片有些是彩色的,有些是黑白的。它们被生活的汁液浸透了,是有些分量的。不管怎样,我把它们都留下了。
另一半碎片轻轻的,飘在半空。有的清晰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