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予博客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考槃在陸,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个人资料
博文

二年前我写了一篇科普文章,该文中提到的三位科学家荣获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决定把该文改写后发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本次物理奖的主要内容。 2018年夏天,赤日炎炎如火烧。但是全世界天文学家眼中的热点却不在地面,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我们银河系的中心。 我们的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一颗称之谓S0-2的恒星与这个黑洞近距离擦肩而过,世界上有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作者实名:徐令予 中国商务部官网8月14日发布了《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公布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在“总体方案"中的第93条提出: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发行计划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其实从今年的5月1日起,央行数字货币DCEP(DigitalCurrenc[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7月23日,美国能源部公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的标题是:全国协力建设量子网络,引领通信新时代。此事经媒体报道以后,陷入困境的中科大量子通信工程团队以为捞到了救命稻草,兴奋之状溢于言表。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读懂该份报告[1]。 从这份被称为“美国量子互联网发展的战略蓝图”的报告中可以清楚看出,美国将立足于“量子互联网&r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实名:徐令予 2020年7月22日是公钥密码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公布了进入第三轮评审的七种后量子时代公钥密码算法,引起了国际密码学界的高度关注[1]。 公钥密码目前是足够安全的,但是量子计算机的进步和传统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对公钥密码的未来安全投下了阴影。为了确保互联网的长治久安,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作者:徐令予 奥卡姆剃刀原理(Occam'sRazor)是由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ofOccam,约1285年至1349年)提出。该原理可归结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他在《箴言书注》2卷15题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那些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图一 这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量子通信技术困境之一:极低的成码率 作者:徐令予 “极低的成码率”、“不能兼容互联网”和“极不安全的可信中继站”是三座大山,它们是量子密钥分发技术(QKD)工程实用化难以逾越的障碍。俗话说“一山当关,万夫莫开”,过不了“QKD成码率低下”这道坎,量子通信就不可能有工程化的光明前景。 QKD的成码率是单位时间内通信双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走下神坛的量子通信工程
—京沪量子通信干线开通二周年回顾 作者:徐令予 2017年9月29日,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余公里的京沪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全线开通。当年,这条头顶光环的“京沪量子通信干线”承载了国人太多太多的期望。 量子通信工程的推动者们也通过主流媒体向大众承诺:
“2019年前后,量子通信将会服务于消费者的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英美国家关于“量子通信”工程化的评估和看法
为什么英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量子通信”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进程中给人的印象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解读。本文将对英国情报部门的白皮书、美国空军的一份调研报告和日本科学家的一篇综述性论文作些介绍,为读者们分析上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重型猎鹰”火箭难举美国航天梦这几天美国媒体的视线聚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工位上,矗立在这里的SpaceX的“重型猎鹰”超级重型运载火箭把首飞的零时定在了美国东部时间2月6号1:30PM。肯尼迪中心的39A发射工位是个有着许多故事的地方,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的所有土星五号全部在这里发射升空,这里曾是美国梦升起的地方。SpaceX选择这里作为他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TLS1.3将为互联网安全筑起新的长城 2018年3月23日,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批准了TLS1.3的正式运行版本,为互联网安全筑起了新的长城。这是互联网发展道路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TLS是有关互联网传输层的安全协议,TLS1.3是TLS的最新标准。TLS为互联网上密钥的产生和分发、数据传输时加密解密、用户的身份认证及电子签名等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算法,网络服务商和软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