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芝麻烂谷子

记些陈年往事,也有旅游看到的.一乐也.
博文
一入学就知道清华反右厉害,老蒋不但把教务长钱伟长打成大右派,也把党委书记打成右派。校里系里右派一大堆,而且许多是原党团班干部。只是运动已过一年,这些右派早已处理掉,我们这些新生不知是何许人也。 低年级时到专业的车间劳动见到第一个右派,文学长,高个白净的湖南人。听说他是反右时系里有名的“文武二将“的那个“文“。因是右派的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清华注重体育是出名的。下午四点半大喇叭一响,顿时操场就热闹起来。班有体育委员带,系里有系代表队召集,校代表队有教练老师管,全校同学都出来锻炼。每年的高校运动会更不得了,拼死也要和地院矿院比高低。 学生中高手也不少,有不少运动健将和一二级运动员。系里三字班的姚学长就是女子跳高健将。许多学长参加过1959年全运会。因为是脱产集训参赛后来从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清华是名校。过去现在将来,除了文革时那几届工农兵学员时不好说外,入学的都是当时的好学生。老师也不错。好学生好老师,毕业生的质量就是好,很多都是单位的尖子。但在那特殊的60年代毕业后的待遇就不一定了,主要是学制造成的。 解放前大学都是四年制。解放后学苏联,到五十年代中好学校的学制就到了五年。没两年,到1958年上大学后清华有的系学制就变成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现在清华周围已找不到一块空地,而在我们上大学时校园北面东面不是菜园就是荒地,而且以荒地为多。 在饥荒年代的一天开会宣布要我们生产自救了。怎么自救?开荒去,九饭厅北面东面都是无主荒地。会后像八旗圈地一样一溜烟地跑去圈地,挂个字条就以为归自己班了。记得跑到高压实验室后面很远的地方,圈了不少地。以后?圈完了,事儿也完了。 也没全完,每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前几年到厦门看同学,在鼓浪屿看见一座雕像,很熟悉,是马约翰,我们的体育老师。 马老,清华的一级教授,体育的。马老1914年到清华,1966年去世,在清华工作了52年。每一个文革前入学的清华学生,不管是早期清华学堂的还是1965年入学的,都是马约翰的弟子。从这一点讲所有的清华长辈大师都是我的同辈师兄。一笑也。 清华大一大二有体育课。给我们上课的就是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记不清是1959还是1960年,只记得是暑假开学后学校发下了十六开大小的小红书。好像上下两册,人人有份。它不是林彪手中挥舞的小红书-,它还没出世。也不是毛选,它还没红火。小红书是老蒋(南翔)总结反右批判老钱(伟长)的专集。 蒋钱都是清华牌。三十年代一个搞了革命一个搞了学问。五十年代都出名了,一个当了校长一个当了教务长,但两人不对付。据小红书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0-26 19:48:22)
清华有条万泉河。中规中矩的河道,深深的河槽,浅浅的流水。说它中规中矩是不管主流支流合流它都是士兵那样直角转弯。主流,西校门进来后就一直往东,经二校门也不为所惑,到旧铁道后一个直角左转往北。支流,在游泳池西直角垂直北叉出,到荷花池向东。合流,支流过新水到旧铁道直角汇入向北的主河道。 清华园里除了从闻亭到荒岛一带有着那不能叫山的山外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0-25 10:12:32)
刚上大学时清华可谓一大二脏。二校门前的那条河和龙须沟可比,荷花池的小岛那时叫荒岛,生物系馆前的草丛中我们抓到过刺猬。 脏水荒草可是蚊虫孳生的好地方。到了夏日,白天,西线无战事。黄昏,路灯的昏暗光晕中蚊群如烟云。入睡后,嗡嗡声不绝于耳。实在忍不住了,听到蚊子在耳边嗡嗡时就一巴掌拍过去。蚊子没打到,自己挨了一耳光。让它叮吧,它喝饱了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10-24 17:19:32)
医学院闹鬼,清华也闹。时间是1966年前后,地点清华新水利馆的大厅,见鬼的主角是水利系的一个女教师。事发时一个她独自在新水利馆的大厅里做试验。 做水利试验的实验室一定很大。新水的试验室东西上百米长,南北半个楼宽,两层楼高,十分空旷。为了观察,二楼的中部对着走廊的地方没有墙,趴着栏杆就可以看下面的试验。 那时新水还很新,不到十年,但有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清华的校名不就是早期的清华学堂和后来的清华大学吗?它的英文译法不就是QinghuaUniversity或TsinghuaUniversity吗?除了早期叫学堂,以后都叫大学,中文英文都叫大学。哪里叫过什么清华学院? 错了,清华大学曾经叫过清华学院,我刚上大学时清华校名的俄文译名就是清华学院。那时中苏还交好,清华大学的官方俄文译名是ИнститутЦинхуа。俄文的Институт就是英文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