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月品茶夜谈

生于美丽的杭州。小时爱在西湖边上赏月纳凉,品茶夜谈。好诗词,小说,和数学。1989年人在北京,那一天,那些人,那些事,从此改变了我。风花雪月随岁月远去,政治,历史成为了我的新宠。
个人资料
博文
我说不清楚什么是西方价值观。但我知道现有世界各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各国人民的一种选择和认可。这种政治体制代表的价值观,并非仅仅是少数人或国家管理者自己制定并强加于本国民众的一种意识。(少数独裁和专制除外)尤其是民主制度的国家,谁当权是选举的结果。不管是左派政党或右派政党上台,都没有改变国家的体制。或者说都没有改变现有的价值观
北京的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东方明月
当你听到“全盘西化”或“中国特色”的,你有什么感觉。我看到是两个人,一个是染成金发的中国姑娘说:嫁人就要嫁老外;一个是留着辫子的阿Q曰:我祖宗也曾阔过。
我反对“全盘西化”和“中国特色”,因为它们虽然在观点上南辕北撤,但在思想方式和行动模式都惊人地相似。
1)思想上,他们对中国文化都极端不自信。所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15-02-11 08:12:26)
神经病治国:(天地雄心传世)
一会儿孔丘批倒批臭,一会儿孔屎比饭都香。
一会儿同志加兄弟送钱送物好像恋人,一会儿变作敌国仇邦大炮机枪伺候。
一会儿号召大鸣大放,一会儿转身反右整风。
一会儿社会主义不能再好,一会儿又需要改革开放。
一会儿说这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一会儿大救星又闪亮登场。
一会儿讲求实事求是,一会儿亩产十万斤。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东方明月
2月6日,香港法官吴蕙芳在审理走私奶粉案件时表示,“自己国家出产的奶粉,自己国民都不敢吃,是一种国耻”。引发了极大反响。确定什么是国耻,才能知耻而后勇。如果连耻都搞不清,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耻?
1)一个国家有阴暗面不是国耻;但不让人批评,甚至把批评者关进监狱就是国耻。 就像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管清友
中国经济已从“无基建、不复苏”转变到“有了基建、也不一定复苏”的新阶段。出口、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地方政府举债发展经济,这些过去传统的增长引擎已经全面熄火,未来的经济增速,不可能与过去“地方政府债务肆意扩张”和“房地产繁荣”时期相提并论。
 一、2014年12月PMI数据点评
  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想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顺应全球化理念
我们看全球化的历史,需要知道在全球化之前很久,人类有一个走向全球的过程。我们知道现代人(“智人”)大约是20万年前在现在的东非出现的,10万年前人类走出东非,先到了西南亚(中东)这个地方,6万年前已经到了澳大利亚,4万年前到了欧洲,也到了中国(到中国的时间也可能在6.8万年前,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东方明月
经济高速发展是一代中国人的中国梦。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开始是通过优惠条件,吸引外资。随着经济发展,早期投资者的丰厚回报吸引了更多投资者,使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中国经济发展在90年代尚属健康,但当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到来时,中国政府出于某种目的(维稳?证明制度优越?保权?捞钱?......),毫无节制地使用政府干预去刺激经济。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1-29 10:18:22)
东方明月点评1921年以来那些伟大的烂尾工程
1)共同富裕:当年先烈的奋斗目标,建政后从共同贫穷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打土豪分田地:第一次国共合作就开始,到今天土地都属于那些更大、更有权的土豪们了。 3)保卫苏维埃:千万红军将士用生命建筑的伟大工程,在它们家乡俄国烂尾了。 4)精兵简政:从延安精简到北京,机构越精简越庞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刘瑜:有些人是没底线的
最近我在读曼德拉的传记,这本700多页的自传读下来,我不无惊奇地发现,这个反政府50年、坐牢近30年、长期倡导武装斗争的“乱匪”,在落到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者手里之后,竟从没挨过打。
有一次几乎被打了。那是1963年5月,曼德拉刚进卢本岛监狱时.狱警要求这些新来的犯人跑步前进,曼德拉对一个狱友说:“这可不行,一旦开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萧瀚--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80年代电影《芙蓉镇》结尾处,在政治运动中混得风生水起吃香喝辣的地痞王秋赦已经疯掉,他敲锣过市,兴奋地高喊着:
“运动了!运动了!”
当时许多人认为这只是疯人疯语,不幸的是30年后的今天,谢晋导演的预言正在上演。在二十一世纪,那些一心想升官发财的文痞五毛们把“运动了!运动了”的铜锣越敲越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