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该军前身是西北军第29军宋哲元一部。
1937年8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撤消宋哲元的第29军番号,将其部扩编为第1集团军,下辖为3个步兵军和1个骑兵军。其中,以第29军原第38师和特务旅合编组成第59军。宋哲元以第1集团军总司令兼(后张自忠)任军长,李文田为副军长。辖:
第38师,黄维纲任师长;
第180师,刘振三任师长;
骑兵第13旅,姚景川任旅长。
该军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该军前身是滇系军队一部。1938年6月,国民党军为加强武汉会战的军事力量,在云南以滇军6个团和国防部常备训练团队合编组成第58军,孙渡任军长。下辖:
新编第10师,刘正富任师长;
新编第11师,鲁道源任师长;
新编第12师,龚顺壁任师长。
每师辖两个旅,每一个旅辖两个团。同年10月,该军由云南出发开赴湖北崇阳后,与驻守崇阳的滇军第60军合编为第30军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57军。
一、东北军一部组成的第57军
该军前身是东北军一部。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中发出拥蒋通电后,率东北军主力入关,为蒋介石赢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1933年2月,根据国民党军队的编制序列,东北军整编,取消原国防军、省防军的编制,将关内部队一部改编为第57军,何柱国任军长,喻建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56军。
一、西北军韩复榘部新组成的第56军
该军前身是西北军第3路军韩复榘一部。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进行整编中,将西北军第3路军韩复榘部扩编为第3集团军,原所属4个师及独立旅扩编为第12、第55、第56三个军。其中,谷良民任第56军军长。下辖:
第22师,谷良民兼任师长;
第74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该军前身是西北军第3路军韩复渠一部。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进行整编中,将西北军第3路军部扩编为第3集团军,原所属4个师及独立旅扩编为第12、第55、第56三军。其中,曹福林任第55军军长,下辖:
第29师,曹福林兼任师长;
第74师,李汉章任师长。
该军组成后,奉命驻防鲁北惠民、齐东一带。
1937年9月下旬,日军侵占平津后,分路南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为陈诚的嫡系部队。1937年成立,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打通中印公路等作战。1948年后由阙汉骞领导,后归徐州“剿总”直属。
国民革命军第54军
1937年10月17日在上海嘉定成立,霍揆彰任军长。辖第十四师及军部直属部队。1938年2月调往武昌整补。第五十五师转隶本军。不久,该师他调,又将第十八师拨隶本军,后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该军前身是东北军一部。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率东北军主力入关,为蒋介石赢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1933年2月,根据国民党军队的编制序列,东北军整编,取消原国防军、省防军的编制,将关内东北军一部编为第53军。万福麟任军长,杨政治兼任师长;
第112师,张廷枢任师长;
第116师,缪澄流任师长;
第119师,孙德荃任师长;
第129师,周福成任师长;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历史沿革: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素有“国军第六大主力”之称,成立于1937年,基本战力为第二师与第二十五师。抗日战争初期参与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战役,日军进驻法属越南,第五十二军调防云南南部,防止日军攻击滇南。在国军接受美援后,五十二军成为半美械部队〔两个师装备一个美式轻装步兵师的武器配备,师炮兵营配备七五山炮,非美式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该军前身是北洋军阀吴佩孚部第18混成旅。1925年10月,北洋军阀吴佩孚部第18混成旅扩编为第25师,于学忠任师长。1927年5月,第26师扩编为第25师、第26师,1927年秋,第25师、第26师与第7师合编为东北军第20军。
1930年9月,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中发出拥蒋通电后,率东北军主力入关,为蒋介石赢的中原大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在此期间,该军改称为东北第1军,于学忠任军长,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50军。
一、新编第35师、第167师组成的第50军
该军前身一部是杨虎城第17路军独立第20旅。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杨虎城第17路军独立第20旅旅长王劲哉率部叛杨投蒋,后被扩编为独立第20师,后改编为新编第35师,王劲哉任师长。1937年9月,国民党军为加强华中地区的军事力量,以新编第35师、第167师合编组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