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上还残留着非洲草原的风尘,便又随我直奔南美而去。平生从未踏足南半球,可是相隔两个月,便已是第二次跨过赤道。这次有幸云漫老师同行,共享这三十来小时的旅途辛劳。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是我们踏上南美大陆的首站。半句西班牙语不懂,正在兴奋之中忐忑着。“外边最高的中国人就是我”。果然省事,找丛兄不需要伸长脖子。这位久居阿根廷的[
阅读全文]
前面几篇反复讲到一件摄影作品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震撼力。何为震撼力?摄影既是视觉的语言,这里说的震撼当然便是视觉上的冲击,简单说来无非就是作品让读者看了心动。
一个成功的风光和自然摄影师可以使用很多手段造成视觉冲击力:比如捕捉独特的光色和气候等环境元素和动物界的精彩瞬间造成视觉的震撼;利用超广角,超长焦,微距,包围曝光,HDR等等超越读者[
阅读全文]
我一直在思考,第一次去非洲拍些什么,可总没有清楚的概念。安波塞利的两天让我的思绪逐渐凝聚起来。非洲的这些动物我们在动物园也能见到,我究竟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到非洲?生活在非洲草原,动物的生存环境远比动物园恶劣,寿命也远远减少。但是呼吸自由空气的生物让我感觉到它属于自由的灵气。时常摄影的朋友问我怎么拍摄一个场景,我的标准答案总是“跟[
阅读全文]
杰夫的声音在我的耳朵里回荡了一年多:二月来非洲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非洲金。这哥们是典型的西部牛仔,哪儿有淘金的机会他往哪儿去。终于,我也顶不住诱惑,加入了淘金的大军。
打了无数的防疫针,吃了无数的免疫药,直到汗里都透着药味,我终于踏上了非洲的旅途。八小时的飞行,来到阿姆斯特丹转机。“John”,居然欧洲这地方会有人认识我。原来是纽[
阅读全文]
关于后期,常常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争议,说明每人心里的尺度不一样。这一讲就试图探讨这个尺度的问题。
什么是后期?严格来说,按下快门之后对图像所做的任何触动都是后期。那岂不是废话?按下快门就能出片吗?所以通常所说的后期是摄影师在相机之外对图像的改变。
第三讲“读者的视觉”说过没有无后期的图像,也就是说没有零后期。数码时代,如果[
阅读全文]
为北美摄影协会写了一系列讲座。前两讲是:“什么是好片?”和“摄道如剑道”,都收在我博客里。今天讲讲视觉。
摄影是视觉的语言,一张摄影作品存在的目的就是拿去给读者看,尽管这读者也许就是作者自己。所以讲摄影的构图就必须讲读者的视觉。
人眼近似于一个22-24毫米的镜头。光线经过眼睛,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人所看见的图像。视网膜是个很了[
阅读全文]
摄影是视觉的语言,给人带来的是视觉的感受。而语言源于大脑,是作者和读者的思想进行交流的工具。所以在讨论语言之前,先来谈谈大脑。人脑有左脑和右脑之分。照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左脑比较逻辑,右脑比较直觉。也就是说左脑重技术右脑重艺术。那么一个摄影师的左脑和右脑哪边更重要呢?这个技术和艺术的问题吵了几十年还是无休无止,以后还会继续吵下去。[
阅读全文]
1.今年春天悄悄地溜到云漫老师家后院偷拍了两张
2.
3.接着去大烟山拍了几颗家家门口都有的树
4.
5.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之行,还是别人拍烂的海滩
6.
7.夏天陪肥哥去了趟大瑟尔,在车里蹲了两晚,就为了拍张银河
8.最后去苏格兰领略无休无止的阴雨,和稍纵即逝的辉煌
9.
10.
感恩节快乐!
johnfanphotography.com/
[
阅读全文]
近几年我在北美各地做过多场摄影讲座,一直有个把讲稿整理成教材的念头。但是忙忙碌碌迟迟没有动笔。趁这节日期间宅在家里再也找不到借口之际决心开始动笔,否则一拖又是一年。
我除了这些年在芝加哥摄影协会做比赛评委,还在美国摄影协会(PhotographicSocietyofAmerica)做过一些比赛的评委,受过一些评委训练。今年起又担任世界级摄影网站1x.com的评委。对评片稍有些[
阅读全文]
这几天1x成了摄坛热门话题。1x(以及earthshots.org)和flickr,500px类的网站很是不同,这里所有的片子要经过curator筛选才能发表,并不完全靠知名度。
1x的长处:curationsystem。片子经过筛选,保持了一定的水准,新手也有个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其他网站通常是以热门度来自动筛选,名人更有名,网虫也占先机。大众的喜好往往千篇一律,1x则是比较注重艺术构思,不同风格的作品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