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在1978年高考结束后,大热天不小心吃坏了肚子住进了黄泛区农场的职工医院,银行老张走后,住进的是四分场的书记老尹,我怎么发现他老人家其实嘛毛病也没有,好像就是来混的,因为文革结束不久,文革的一大贡献就是当官的遇到什么难缠的大事需要处理,往往就会设法生一点病,跑医院一猫,留下副手在单位顶着,反正副手不当家,什么事的回答都一样“好好[
阅读全文]

这座水塔供应厂区用水,但果酒车间里还有一口深水井,其水质比大水塔的好得多,但水量较小,所以不经常用,建厂初期只有那口井,所以最早的产品味正些。
[
阅读全文]
我在上一篇博文中说到我母亲家族是湖广填四川时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去四川的,有朋友跟贴说他们祖上也是这么去的四川,其实这是一种传说,半个四川的人都说老家是麻城县孝感乡的,这个“孝感”得多大?可以延续出几千万的四川人?
更有甚者的是北方的“洪洞县大槐树庄”,几乎整个河南大半个山东,您要去问那儿的人,老家祖籍何处?[
阅读全文]

好歹也算是个全国重点大学不是?咋校门修得像一公社卫生院呢
[
阅读全文]

大学期间,穷开心而游玩南岳衡山,一行十四人,下午离长沙,到衡阳赶紧“强渡湘江”衡东县城夜宿小客栈,以便宜为要。
次日起大早一路往上跑,夜晚无处躺倒好好睡觉,一大庙似“旅店”,几小伙发挥身强力壮之特点,顾不得他人利益了,愣花钱(还不便宜)抢(不是常规定义的抢)被子数条席子数令,雷锋不见了,人人都是江西佬表补碗--自顾自-了,[
阅读全文]

70年代父母六十左右于上海,衣食不虞生活稳定,唯父亲觉得他的研究计划被打断后可能再无机会了,随后,他在查资料时发现,大约差不多时候开始的探索,国外结果已发表,而老爸自己在扫厕所。
差不多正好三十来年前,也是在上海,父亲就职于上海市工务局道路处,虽工作也是技术类,但毕竟与他大学所学专业不一致,父亲说为吃饭也管部了那么多了,好在饭还吃得[
阅读全文]
其实就这种琐碎小事的记载,才是真实的,一堆大话空话假话虚话,可以从东北北大荒用到海南种橡胶,没劲了。--转载者
我们的父辈:一个家庭的1966~1976日常生活史
----作者:黄章晋
按:本篇原载“大象公会”网(2013年12月14日下载)。原编者加有如下按语——
今天,我们与您分享黄章晋先生为父母整理的“1966-1976年日常生活史资料”。每一[
阅读全文]
记得七十年代初,连续放映一批朝鲜电影,南江村妇女啊,卖花姑娘啊,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等等,套用其中一部再改动一个字.
黄泛区农场在河南的又一出名,是苹果,到郑州,大伙知道的未必是黄泛区农场,因地处西华,各界同志们知道的则变成了”西华那个农场”,而苹果则是农场的产品大宗.
场部附近,有个很大的园艺场,倒不是只出产苹果,其实梨桃葡萄都有,但苹果[
阅读全文]

近二十年前在纽约,同班“校花”级同学来访,陪她们夫妻逛游曼哈顿时所摄--不太清楚--我故意的。
[
阅读全文]

送你一朵玫瑰花,
你看它长得像个啥?
哪位说过要看我帅不帅,
我觉得可以算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