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陈望道任华东行政委员会高教局长,管的就是整个华东地区的大学,院系调整谁的意见不听也不能不听他老人家的,外加他的党的创建者之一(和老毛没过节),文教系统的头儿谁会不给他面子,自己是复旦的头,胳膊自然往里拐,于是好事占齐了,浙大不是理科特棒么?苏步青陈建功卢鹤绂谈家桢,你们的统统地复旦的干活---转载者
除了在广西桂林师专的两年、[
阅读全文]
颜色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一种特性。
虽然和心理生理反映有关,但到底还主要是一种自然现象,切莫贴上太多的政治标签,我们年轻时被灌输的颜色政治实在太多了,以致到现在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显露出来,也包括阿拉自家,现在国际国内形势一片大好,政治上没有那么多禁锢了,说东道西没人找茬了,指鸡骂狗没人挑刺了,红白混搅没人骂你了,[
阅读全文]

老电影中上海的报童,叫喊的是“新民报,老申报”,申报时上海最老的报纸,创建于18XX年。
老药房雷允上,名字读起来怪得很,康熙元年,老得勿得了。
邵万生点心,1852年至今160余年,够老了。
南货当属三阳,同治(可不是同志)年间,不短啦。
真老大房,鲜肉月饼,有真必有假,据说先开的是老大房,有人山寨一家,原始店家就加个真字,好像后来[
阅读全文]

上海几座庙宇,静安龙华玉佛,龙华离家很近,从小跑得很勤,玉佛基本没去过,静安去得不多也不少。
这次没有进去,边门开着收票,我是看到寺庙收钱就来气,这和敬佛有关系么?
不知是座啥碑,有点莫名其妙,倒是背后高楼,点明如今世道。
既然拜佛需买票,供品要你掏腰包,不必走到别处去,便利香客真正好?
寺庙自开香烛店,肥水不流外人田。
静[
阅读全文]
记得以前在上海打牌,40分,如果只赢了35分,大家会说“马桶钿”,也就是倒马桶的费用是三毛五。上海没有卫生设备的房子很多,马桶就成了“卫生设备”了,而上海卫生间还有个名称:马桶间。
我们家附近的打浦桥路,从徐家汇录(肇嘉浜路)一直到康衢桥,以前有条小河浜,和黄浦江交汇,又叫日晖港,也是那个有名的日晖新村的来源,小河浜东是卢湾[
阅读全文]

上周包饺子剩了一些9菜肉馅儿,第二天和点面包包馅儿饼如下
[
阅读全文]

上海老街的牌坊,周围电线密布
旁边就是老字号,上百年的药铺
雕栏玉砌算还在,不过是新盖
无论香火旺否,庙祝钞票照收
门神职责有无变更?,看门兼顾收票?
是否地处沿海?想不出如何描述。
戏台独立街中间,看戏须防车流
回家之前放空,以免车上难控
[
阅读全文]

【编者按】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师从我国历史地理学的泰斗谭其骧先生。关于谭先生的生平和学术,葛剑雄著有《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近期,澎湃新闻采访了葛教授。
807.jpg(38.53KB,下载次数:0)下载附件2015-5-2821:37上传
葛剑雄
澎湃新闻:可以说,燕大研究院是谭其骧学术生涯的起点。顾颉刚、邓之诚等对谭其骧影响颇大。谭先生后来有没有跟您谈过燕大的老师?[
阅读全文]
还是黄泛区农场的事,麦收时,按惯例一天五顿,这是从很久很久以前遗留下来的方式,清朝如此民国如此,老共也如此,俺们酒厂的到三分场支援麦收,正常的三顿,我们得自己花饭菜票到伙房买来吃,麦场上的两顿加班饭,则由三分场负责送,白吃。
那时伙食普遍不太好,本来农场就是吃细粮,顿顿大白馒头就不说了,加班饭则有时变点花样,火烧啦菜包子啥的。
[
阅读全文]
下午说到照看儿子小时候的老太太是吉鸿昌部下的小老婆,想到了西北军的高级军官河南人为数不少,因为冯大个儿喜欢河南兵,民国初期河南偃城的孟庙立个招兵大旗,京广线两旁农民贼拉拉来报名吃粮。这二位都是1913年投军入的冯家大营,他们人五人六后,都在老家建了小学,扶沟的吕潭我去过几次,而梁冠英家的问十镇,也是我老婆的姥姥家,当然去过1多回,老婆的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