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5-07-19 08:19:04)

上周包饺子剩了一些9菜肉馅儿,第二天和点面包包馅儿饼如下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7-19 05:29:11)

上海老街的牌坊,周围电线密布
旁边就是老字号,上百年的药铺
雕栏玉砌算还在,不过是新盖
无论香火旺否,庙祝钞票照收
门神职责有无变更?,看门兼顾收票?
是否地处沿海?想不出如何描述。
戏台独立街中间,看戏须防车流
回家之前放空,以免车上难控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5-07-18 15:55:17)


【编者按】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师从我国历史地理学的泰斗谭其骧先生。关于谭先生的生平和学术,葛剑雄著有《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近期,澎湃新闻采访了葛教授。
807.jpg(38.53KB,下载次数:0)下载附件2015-5-2821:37上传
葛剑雄
澎湃新闻:可以说,燕大研究院是谭其骧学术生涯的起点。顾颉刚、邓之诚等对谭其骧影响颇大。谭先生后来有没有跟您谈过燕大的老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还是黄泛区农场的事,麦收时,按惯例一天五顿,这是从很久很久以前遗留下来的方式,清朝如此民国如此,老共也如此,俺们酒厂的到三分场支援麦收,正常的三顿,我们得自己花饭菜票到伙房买来吃,麦场上的两顿加班饭,则由三分场负责送,白吃。
那时伙食普遍不太好,本来农场就是吃细粮,顿顿大白馒头就不说了,加班饭则有时变点花样,火烧啦菜包子啥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下午说到照看儿子小时候的老太太是吉鸿昌部下的小老婆,想到了西北军的高级军官河南人为数不少,因为冯大个儿喜欢河南兵,民国初期河南偃城的孟庙立个招兵大旗,京广线两旁农民贼拉拉来报名吃粮。这二位都是1913年投军入的冯家大营,他们人五人六后,都在老家建了小学,扶沟的吕潭我去过几次,而梁冠英家的问十镇,也是我老婆的姥姥家,当然去过1多回,老婆的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很多人不一定赞同张春桥的观点,但大概没有几人会否认:好歹老张算条汉子。
不过,想想老张文革期间在上海对待“三线建设”的态度,恐怕也只是糊弄糊弄毛主席的,比如中央要上海迁一个钢笔厂到贵州去,马天水气急败坏地说“迁一个厂那么多事,我现在先运几车皮钢笔放贵州哪个山洞里,不比迁厂合适得多?几车皮的钢笔可以用上多少年啊?”顶了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实事求是,那年头的确有这么回事情,也承认算是那个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是不公平,存在就是存在了,事后的拥护或抨击也无法改变的。
说一下老爸对照顾的FUNNY看法。
很感谢组织照顾,也屡次说过应该同心同德度过那个难关,但是抵不住肚子饿时食品的诱惑,“格老子,肚皮饿的时候连脸都可以不要了,哪里管得了那么多,给吃的老-子就要!”
我二叔,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今的“历史”已经不是历史而是评论了,这就没劲了。
觉得历史应该只是对“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或发生了什么事”的记载,注意是记载而不是评说,名词动词应该中性,形容词副词等应该没得。
一件事不同立场的人莱解说评论是不同的,不奇怪,但这件事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参与人物,至少不能不一样吧,很遗憾,此类事甚多。
所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7-11 04:58:56)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0)
[<<]
[191]
[192]
[193]
[194]
[19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