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学校本来就不多,很多地方读初中必须要到县城,高中就得去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了,当然是有钱人比穷人读书容易些,就多些了。其实还有个因素,就是对读书的要求,很多地方农村,穷人需要男孩子早早干活挣钱,能让孩子读年把私塾或后来的小学就不错了,即便是有几个钱的人家,也未必真的就那么希望让孩子去读那么多的书。比如毛老大爷,其父毛老太爷只[
阅读全文]

且行且看且行且听,过马路可得小心!你行你的汽车,我看我的微信(猜他在看微信)改革开放初期的春风之一“雷达表誉满全球,现代化设计优秀”,如今“喵都不瞄你一眼",还是阿拉手机更要紧生意要靠等,手机不能停。[
阅读全文]
值今年77级恢复高考40周年,联想到总统大选中藤校之设限于亚裔以致引起家长的选边,再想起如歌的岁月里,推荐与选拔的社会主义大学校的招生方式,不觉叹息一声:哪个家长不想子女多学点东西啊。
这也得从学生回家在饭桌上的话才算数,某工农兵学员回家告诉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老爸“今儿我和教授辩论来着,批判他的什么什么”,老爸会咋说[
阅读全文]
前几年一次回去,听说1997年时,给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颁勋章,整个农场有三人,原来是14,15,16级干部,15,16级那二位我是很熟的,尤其15级那个是我原来酒厂的书记。
现在这三位听说只剩一位了,不过不像那位谁谁谁说的“地方上抗战离休干部都能享受部级待遇”,绝对没有,按规定工资拿十四个月,医疗费100%报销,但是,原则上只能到地级市的三甲医院,实在[
阅读全文]

几张有关交通安全的老照片。“小心火车”,必须广而告之,虽然言语有点尖刻。不得乱停车,乱揿喇叭,看来并不是现在才规定的。几张是当时的卫生常识宣传广告。迭张就比较结棍了。收费厕所的先驱,但好歹说明不强卖揩屁股草纸[
阅读全文]

凤阳路石门路转弯角子[
阅读全文]
大鸣大放期间,某分场开动员大会,一工人,农业级的文化程度还不高,就是平时爱说个俏皮话,有时不免说话刻薄些,尤其是对某些领导,所以虽然老百姓很喜欢他的扯蛋玩笑,但不太受领导待见。
动员大会时,领导在上海口若悬河地动员大家给党提意见,底下自然有如每次会议的小会儿不停。
这小子一不小心,蹦出响屁一个,做他左右的同事们止不住地骂他,特别是那[
阅读全文]
1967年二月,上海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共产党建立了政权后的16年多之后,又爆发了一次革命,叫做“一月革命”,产生了当时据说可以相比于巴黎公社的上海市人民公社,向当时的党中央毛主席发了致敬电。但是,没得到毛主席的全部赞赏,只有一半,两报一刊高度赞扬了一月革命的伟大意义,但对“人民公社”的新政权名称没给予公开的“欢呼”,几天后传[
阅读全文]

上海的缺房由来已久,有志有识有实力者,无不各显神通,大到洋房别墅,小到草房棚户,都是人住的地方,地方不够如何?入地无门就只好上天有路了,阁楼乃是一途,阁楼也有见光不是?开个老虎窗让光辉的太阳光也能普照普照那窄小的地方。比翼双飞类奋力攀登型登高望眼的小楼窗不在高,宽点也行za小鸟依人呀横竖各一道老虎窗外晾衣架背靠高墙好乘凉寿终快正寝中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