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比如运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论点来证明“老五届”的确应该无所作为。或用五七指示放光芒的方式来论证老五届没有喂过几年猪,压根就不该搞科研。至于邓先富的“院士”根本就是反革命复辟的荒谬结果,干嘛用“院士数目不止这些”来批驳加成呢?还有那考大学,到现在尚未发现哪位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教育路线的人士主动站出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6-12 12:38:17)

前文说了那些为中国的钢铁事业蒸第一锅馒头的老干部老工程师,网上介绍得不多,一点说不定就出来个演艺界的小屁孩,这不,立马就来一个。 毛兄问到吴大璋的事,我想查查,没有,没有就没有呗,我又联想到吴老玉章的独生子--吴振寰--水电专家,叫做是死得太早,否则也可能是一级工程师。 上网想查查吴振寰,标题如下: 吴震寰(水电专家、革命家)_百度百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表妹夫转来他们的同学的文章,其中一段转载如下: 1965年3月,以湘钢建设公司(原鞍钢第二矿山建没公司,1958年迁往湖南建设湘钢)为主体,并从全国建设企业中抽调精兵强将,人们从五湖四海汇聚江油,成立了“第四冶金建设公司”,参建国家重点军工配套企业“长城特殊钢公司”。因是国家重点科研生产基地,通讯地址为四川省成都市302信箱,在当地被称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0)
解放前,毫无疑问,穷人上大学的远比富人少,虽然说不是绝对没有,比如农村的靠祠堂贴补也有上得了大学的,但难得很。城市里,就是另一说了,对于技术工人来说,只要不是太倒霉,孩子如果有上进心还是可能支持的,读公立中小学,大学去考国立或者师范类的,经济上是可以承担的,但实话说工人及其子弟有多少愿意一步一步去读的?很少。但邮政工人就不一样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类三大苹果的意义。第一个使人知耻而穿衣裤,第二个开创崭新的数理新世纪,第三个造成一大批低头不语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形势大好的重要标志,把那不“合意”的帖子统统删掉了,从来的论坛都没有像这样,整顿着这么深入这么广泛,真正做到了“只准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那位说地方还是以红五类为先,殊不知红五类之首就是“革命干部”,诚然,县城一般没有法定标准的“高干”,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在县城就算是“最高”的干部了,如果说1962年之前的县城学校里,校方对学生的态度一般先看成绩,的确如此,另外,还必须指出,那时的干部也很注意不搞特殊化,县长的儿子在学校闯了祸,老师告了状,看着,一般情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解放前,学校本来就不多,很多地方读初中必须要到县城,高中就得去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了,当然是有钱人比穷人读书容易些,就多些了。其实还有个因素,就是对读书的要求,很多地方农村,穷人需要男孩子早早干活挣钱,能让孩子读年把私塾或后来的小学就不错了,即便是有几个钱的人家,也未必真的就那么希望让孩子去读那么多的书。比如毛老大爷,其父毛老太爷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5-29 12:07:30)

且行且看且行且听,过马路可得小心!你行你的汽车,我看我的微信(猜他在看微信)改革开放初期的春风之一“雷达表誉满全球,现代化设计优秀”,如今“喵都不瞄你一眼",还是阿拉手机更要紧生意要靠等,手机不能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6]
[167]
[168]
[169]
[17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