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7-04-02 14:10:40)

市轮渡,北京路的江对面此南站非今日之南站,也不是我们小时候那个从兆丰路走进去的南站上海的宝成裕记银楼,在南京路浙江路附近一条小弄堂“香粉弄”口这儿的骑楼毫无疑问的就是金陵路了宝庆路淮海路常熟路三叉路口,很清楚,后来是徐汇区公安分局,俗称“徐庙”的地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阅读 ()评论 (0)

我说过很多次我家在上海是住工人新村的,我是在工人新村长大的,我的同学朋友居多也是工人新村的工人子弟,有如这篇文章里所说工人新村有意无意被遗忘了,很多人一开口就是”阿拉弄堂“,其实他家是住日晖新村的,似乎住过工人新村丢人,要说从1951年到80年代,上海的住宅,恐怕最大比例的人是居住在工人新村里的。至于居住条件,无非住房面积厨厕所卫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然是网上看到的,中国原先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开始拆除1952年建于铁西的工人村,和上海的说法有一字之差,“新”,上海在解放前,也有过给工人建的房子,但不叫新村,叫做”工房“,给一般市民建的房子”市民新村“,徐汇区的茶陵路就有,解放后陈毅做决定建的呢,合二者而命名为工人新村,但市区一般市民口中,好些年里还叫”新工房&l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阅读 ()评论 (0)
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可以编成一部电视剧了,关键是内容比当下一些连续剧更贴近当年的实情,还有足够的少儿略微不宜的想象空间留给导演和演员,既无大话“青春无悔”还没有哭天喊地咒骂这个那个,只是实情实说而已。-转载者下河清农场有个怪现象,在知识青年们的眼睛里,最可敬畏的人不是团长,也不是政委,而是参谋科的魏参谋。因为科长的位置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3-14 14:34:22)

上海能下这么大的雪,机会不是太多,黄包车夫的心理就会像白居易的卖炭翁里那样“心忧炭贱愿天寒”,巴不得天天如此,生意就会很好,而且还能要价高一些。可以说是经济规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不公,不公也没法,还是因为经济规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zt-95岁院士徐祖耀逝世生前住10平米房捐5百万助贫来源:闲看花开花落 zd3y 吾 zhhy1017 jwhzzj zphwxc 弓尒 pupudelaclichy 人在异乡为异客 yfz9465 老生常谈12 吾道悠悠 moderation 匆匆客 涛声依旧- 几曾玩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新中国著名外交家家章汉夫,是清华留美预备校丙寅级学子。在这一年级学习过的清华学子(含插班生等)前后共有一百多位,经历年不断淘汰,1926年有70位学子获得清华学校毕业文凭。经放洋深造,日后他们中涌现出不少中国国家名人、行业名人、地方名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届清华学子的人生经历相当复杂……博主用多种手段,对上述70位学子日后发展情况进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是清华留美预备校乙丑级(1917---1925年)学子。在这一年级学习过的清华学子(含插班生等)前后共有一百多位,经历年不断淘汰,1925年夏天,有69位学子获得清华学校毕业文凭。经放洋深造,日后他们当中涌现出不少中国国家名人、行业名人、地方名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届清华学子,有好几位政治面貌比较复杂……博主用多种手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1]
[162]
[163]
[164]
[1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