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表妹夫转来他们的同学的文章,其中一段转载如下: 1965年3月,以湘钢建设公司(原鞍钢第二矿山建没公司,1958年迁往湖南建设湘钢)为主体,并从全国建设企业中抽调精兵强将,人们从五湖四海汇聚江油,成立了“第四冶金建设公司”,参建国家重点军工配套企业“长城特殊钢公司”。因是国家重点科研生产基地,通讯地址为四川省成都市302信箱,在当地被称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0)
解放前,毫无疑问,穷人上大学的远比富人少,虽然说不是绝对没有,比如农村的靠祠堂贴补也有上得了大学的,但难得很。城市里,就是另一说了,对于技术工人来说,只要不是太倒霉,孩子如果有上进心还是可能支持的,读公立中小学,大学去考国立或者师范类的,经济上是可以承担的,但实话说工人及其子弟有多少愿意一步一步去读的?很少。但邮政工人就不一样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类三大苹果的意义。第一个使人知耻而穿衣裤,第二个开创崭新的数理新世纪,第三个造成一大批低头不语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形势大好的重要标志,把那不“合意”的帖子统统删掉了,从来的论坛都没有像这样,整顿着这么深入这么广泛,真正做到了“只准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那位说地方还是以红五类为先,殊不知红五类之首就是“革命干部”,诚然,县城一般没有法定标准的“高干”,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在县城就算是“最高”的干部了,如果说1962年之前的县城学校里,校方对学生的态度一般先看成绩,的确如此,另外,还必须指出,那时的干部也很注意不搞特殊化,县长的儿子在学校闯了祸,老师告了状,看着,一般情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解放前,学校本来就不多,很多地方读初中必须要到县城,高中就得去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了,当然是有钱人比穷人读书容易些,就多些了。其实还有个因素,就是对读书的要求,很多地方农村,穷人需要男孩子早早干活挣钱,能让孩子读年把私塾或后来的小学就不错了,即便是有几个钱的人家,也未必真的就那么希望让孩子去读那么多的书。比如毛老大爷,其父毛老太爷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5-29 12:07:30)

且行且看且行且听,过马路可得小心!你行你的汽车,我看我的微信(猜他在看微信)改革开放初期的春风之一“雷达表誉满全球,现代化设计优秀”,如今“喵都不瞄你一眼",还是阿拉手机更要紧生意要靠等,手机不能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值今年77级恢复高考40周年,联想到总统大选中藤校之设限于亚裔以致引起家长的选边,再想起如歌的岁月里,推荐与选拔的社会主义大学校的招生方式,不觉叹息一声:哪个家长不想子女多学点东西啊。 这也得从学生回家在饭桌上的话才算数,某工农兵学员回家告诉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老爸“今儿我和教授辩论来着,批判他的什么什么”,老爸会咋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几年一次回去,听说1997年时,给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颁勋章,整个农场有三人,原来是14,15,16级干部,15,16级那二位我是很熟的,尤其15级那个是我原来酒厂的书记。 现在这三位听说只剩一位了,不过不像那位谁谁谁说的“地方上抗战离休干部都能享受部级待遇”,绝对没有,按规定工资拿十四个月,医疗费100%报销,但是,原则上只能到地级市的三甲医院,实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51]
[152]
[153]
[154]
[1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