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满足大家对“民国范”的追求,不知哪个开发商在上海浦东金融区的世纪汇广场地下室,搞了这玩意,其实是一条小吃街,还未必都是老上海的品种,不过咋的,去白相相,吃点管他是哪儿的小吃,也挺高兴的。
第一二三张是网上看来的,其余都是我上个月去白相时照的,可能会涉及一些人的面孔,若有冒犯敬请包涵。
大妈们兴高采烈,拖一箱衣服到这里,[
阅读全文]
2014年01月08日04/05晨报社区报
半个世纪前的斜土,和它的名字一样,又斜又土。在上海方言中,斜和歪基本是一个意思,跟正常的不太一样,而且大多都是贬义词;“土”的引申义就更不用多言。这里最有名的是臭河浜,河浜上的桥是唯一的通行方式,而河浜尽头的港口看似热闹,却是灰尘的代名词。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浜被填了、桥被拆了,就连唯一保留的日[
阅读全文]

钱千里,舒适,贺路,于杰,杨师愈,1956年定了文艺几级?-转载者
大木桥的“白求恩”(东方早报2013年1月30日上海影事版)
大木桥路41号,解放前曾是“国泰”、“大同”电影公司所在地,解放后成为国营联合电影制片厂的第三摄影场。40年前,这里办起了上海电影制片厂技工学校,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学子,天天与几位老艺术家尤其是舒适“[
阅读全文]
湖南人生性爱霸蛮,又能坚韧不拔地吃苦耐劳,更有那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哪怕头破血流还是不回头的精神,所以搞政治有先天上的优势。--转载者
「中國如爲德意志,湖南就是普魯士。若謂中國將滅亡,除非湖南人盡死。」這是我民初在長沙剛進中學時,聽見一位國文老師唸給我們聽的。據說那是滿清末年一位革命志士所寫的詩句。我至今還有深刻的印象。我[
阅读全文]
![]()
其实我也非常喜欢这个常德公寓,倒不是张爱玲住过,可惜以前没资格现在没钞票,好在看看不要钱-转载者
原创:周璇上海新里洋房上海新里洋房WeChatIDxinliyangfangIntro品味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风情,新里,洋房Yesterday
常德公寓实在太有名了,有名到几近人尽皆知。
很多人知道常德公寓,都是因为常德公寓曾经是张爱玲住过的地方。
事实上,张爱玲的生活轨[
阅读全文]
国家直接建造,或是单位建造(实际还是国家),分配给老百姓或本单位职工居住,这类房子,称为职工宿舍或工人新村,本文用“集体主义住宅”还蛮贴切-转载者
建国初期,第一批为工人建造的集体主义住宅如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有的已经拆除,有的还保留着建成时的样貌,大量人口居住于此。
7月初,上海彭浦新村纪念了“建村60周年”,作为上海第[
阅读全文]
土地改革,其实并非谁家专属的,
有识之士也有很早就鼓吹的,不过他们主张的平和方法,未必一定要流血呀—转载者
(胡健中(1906~1993),原名經亞,字絮若,筆名蘅子。原籍安徽和縣,寄籍浙江餘杭(今屬杭州市)。以民間報紙姿態,為國民黨作宣傳。由於辦報有方,聲名漸著,被當時新聞界譽為"南北二胡"(北為《大公報》的胡政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繼續[
阅读全文]

一个苦瓜,俩臭大姐,似乎情投意合,可俺家苦瓜不是你们的婚房吧
[
阅读全文]
钱老不糊涂但在装糊涂,“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出世界级大师?文革老钱没挨整,不等于文革没整人。用砖头蛋子砸这位的那几位,有没有成了带引号的大师?虽然这篇文章标题的大师二字也得带引号,因为是虚拟的。--转载者
他去了,一位本应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作者:田沈生
“纪敦睦已于上周末(老编注:2009年11月)在美国去世,享年6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