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4-09-15 09:41:40)
在一个大爬梯上注意到一个女士,她皮肤很白,脸皮绷得紧紧的,化了精致的裸妆,脸上看不出一丝瑕疵。她的脸皮看起来非常光滑,但好像底下没有支撑。她不苟言笑,好像过于矜持,又严重缺乏神采。大家自然地交谈,她不太参言,看其他女人时,仿佛有些挑剔。
喝了点酒水,爬梯也有一阵子了,女士偶尔说上一两句话,脸上竟然没有表情。又过了一会儿,女士听到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12 09:24:50)
早晨起床漱口,吐水时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可又吃不准为什么熟悉。站那儿发了会儿呆,方才记起,我听到的是爸爸漱口吐水时发出的声音。还兴这样遗传的吗?爸爸在天上得知我的疑惑肯定要乐了,“我的女儿当然象我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12 09:24:00)
上学时公交车辆少,不能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因此每当有汽车进站,等车众人呼啦一下涌到车门口,争先恐后上车,难得讲什么秩序。驾驶员很体谅大家使用公交的艰难,总是尽一切可能多装乘客。上得车来肚子里那些没用的空气都排挤得干干净净,在公共汽车上脚不沾地都不会跌倒。
一次周末我和几个同学乘车去公园,在车站等了超长时间才等到我们需乘的车。我们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11 09:24:12)
话说当年电影制片厂准备把小说《征途》搬上银幕,招募演员进展得还顺利,只是扮演采豁嘴的人迟迟没有着落。筹备组全国撒网,外出寻觅。
筹备组老王到一个小城市办事,搭上一辆马车。赶车人非常热情,两人一路聊得很投缘。老王下车时看清了赶车人的面孔,立刻热情邀请他加盟摄制组,临别时留下联系方式。
赶车人回到家,兴高采烈地告诉妻子他的奇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10 09:29:03)
珍珍十四岁就进了名校,跟着年龄大她许多的“叔叔阿姨”出入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被同学们当“小神童”呼来唤去。本科毕业后,珍珍自然地一路硕士、博士地念下去。没得学位读了,就教授人家的子女当博士。
珍珍的孩子民子长得与珍珍特别象,珍珍只想让孩子有个幸福的童年、少年生活,可人们总是不经意间用珍珍的“业绩”鼓励民子。好在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09 09:13:14)
隆冬的一个清晨,上了共车刚坐下,注意到对面坐着一个中年女人。她身穿内衣般的无袖衬衫,旁边座位上堆着毛衣和外套。这个女人满脸通红,汗水顺着头发滴下,热气从头部升腾着,仿佛在做桑拿。没错,车里是开着暖风,但其他乘客都舒舒服服地穿着外套。我思衬着,“这人没病吧?”
我们的目光相遇时,那个女人窘迫地说,“生命中的特殊阶段,你懂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08 09:42:11)
多年前听说一个词,“免费食品综合症”,说的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集体患上的一种“病症”--哪儿有免费食品哪儿就有他们。
我周围不少人虽然不是学生,也同样追逐免费食品。组织活动或开会,发通知时注明有免费食物,出席的人数要明显地多一些,而且绝大多数会准时甚至提前到达。食物是否好吃并不重要,人们享受的是“免费”。
问:“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08 09:40:56)
西人互致问候时,回复的一方常说“Sametoyou"或者“You,too”。在中国回复的一方,则习惯把问候语重复一遍。客居美国久了,我们也入乡随俗,自然地用“you,too"回答别人的问候。
如果你跟别人说“中秋快乐“,人家回你一个“你也是“,听起来有点儿怪怪地。对方若是还你一个“中秋快乐”,感觉就要自然得多。
用哪一种语言,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05 09:36:10)
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头发悄悄地长了出来。照镜子有时拨拉拨拉头发,看见白头发,手就痒痒,就要去揪白头发。
揪白发可是件细心的活计,不小心会揪下些黑发作陪葬。揪白发还是件累眼的事儿,脖子和头也一同遭罪。揪头顶上的白发时,头狠狠地低着,眼睛向上使劲儿翻。揪完白发,眼球都累得发酸,用手托着下巴头才抬得起来。揪侧面偏后的白发时,头尽量向一边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们对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不满意的话,可以上网或者打电话向生产厂家投诉,因为厂家要为自己的产品负责。如果我们对人不满意的话,我们该向谁投诉呢?谁应该为我们人负责呢?
如果人真是产品,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只是块儿毛坯。父母的精心照料、幼儿园老师的关爱、启蒙老师的诱导、各级老师的教诲、、、、、、让我们长大成人。所有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过心血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