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虽然战场主要在东部地区,但乔治·克拉克(GeorgeClark)将军率领军队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跟英国开辟出一个很重要的战场。独立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向西开拓。1763年的英国王室公告和1774年的魁北克条约都限制美国人穿越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开拓,美国人认为不准他们向西开拓其实是王室的一个大阴谋,目的是限制他们的自由。
打败[
阅读全文]

美国第一波华人移民潮中也有商人
木愉
第一波成规模的美国华人移民始于19世纪中叶。那时,美国西部正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淘金潮,需要大量劳工,而中国南方又正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动荡不已,生民涂炭。于是广东就有很多人不再能忍受家乡的贫困,飘洋渡海,来到美国西岸,修建铁路。1877年加州经济开始衰落,当地嫁祸于勤劳吃苦的中国苦力,第一[
阅读全文]

川普可能会因嘲弄胖人而落败木愉昨天晚上,作为吃瓜群众的一员,当然不能错过美国历史上如此倍受期待的两党候选人第一场电视辩论。川普的表情一如既往的丰富,其肢体一如既往的不安分,不禁让人联想起多动症的小孩。希拉里911那天差点晕倒,时隔15天,就站出来面对咄咄逼人的对手和满世界的亿万群众,且不说她如何伶牙俐齿、进退得当,只说她能够红衣抖擞,站在[
阅读全文]

外交部的陈年往事
-木愉-
一个美国朋友送了我一本《Themanonmao’sright》。作者是冀朝铸。冀朝铸这个名字早就熟悉,还在电视上某个采访节目中看过他几眼。这就莫名其妙觉得这本书是熟人写的,平添了一点兴趣。把书翻开,看了前面几页,发现该书是自传,还发现作者童年到了美国,一直读到哈佛,却半途辍学,回到红色中国帮祖国…..我的神经立时被拨动了[
阅读全文]
守规矩,不吃亏木愉新学期来临了,我们所居住的大学城一下就热闹起来,夏天里清静的街头多了好多行人。这些行人中有很多祖国来的小留学生。也许国内的街头比较自由,车也好,人也好,见了空,就照准机会穿过去。交通灯和斑马线就成了一个摆设。到了异国,这些小留学生们显然还保留着既往的习惯,要横穿马路,也不选择一个有交通灯的位置。而且,横穿马路的时[
阅读全文]
同性恋朋友的美食
木愉
穿过Matinsvill这个三K党的昔日老巢,再往西走,好像绕了一个圈,就到了一个白色廊柱的建筑前。敲门,一个白发红颜的老头开了门,妻子介绍,他就是勒那多了。进门后,妻子又对着另一个老头介绍,说他叫肯。肯是勒那多的伴侣,比勒那多高些。肯是建筑专家,勒那多是艺术家。
他们住的这地方是平原,前后左右都是农场。他们的家由一个[
阅读全文]
一早去上班,想的是又出去干活了。能有活干,应该感谢上苍。今天早上劳工部宣布了上个月的就业报告,失业率百分之五不到。虽然如此,但还是有很多人失业;好多人虽然不失业,却是干着自己不喜欢、回报也不高的的工作。午饭后,去跟退休金管理公司的莱茵先生见面,谈了45分钟。莱茵也赞赏投资的timing,跟我的见解不约而同。他说市场到了新高,就可能下调,说罢指[
阅读全文]
在文学城如何争取点击量?
木愉
到文学城上了户口已经有些年月了,对帖子如何争取点击量,也算是有了一点心得。现在就以此作为一个话题,跟大家切磋切磋。
网络世界里,帖子的价值高低靠什么来衡量?说起来,很复杂,复杂了,就难表达。既然难表达,干脆找一个客观而简单的指标。这个指标就是点击量。
一个帖子诞生在某一个网站,是默默无闻,还是大[
阅读全文]
简朴是一种王者气派木愉在国内,但凡要凸显高贵富有,大抵总要冠之以王朝、皇家和帝国等等显赫的头衔。殊不知,高贵和富有也许往往并不显达于外,因为真正的高贵和富有是沉甸甸的,无须咄咄逼人和招摇过市。沃伦·巴菲特算是帝王级的投资家了吧,可是,他如今还是住在他1958年买的住宅里,并没有搬入一个皇宫级别的豪宅。住的如此,穿的也一样。巴菲特从来[
阅读全文]
对苏珊的反应,吉米并不意外,但看到她如此痛苦悲哀,还是不忍,说道:“非常遗憾,我其实也没有料到我们会有这一天。但我无法抗拒我对媛媛的感受,我无法拒绝这个选择。请你原谅我的罪过。”
苏珊抹了一把眼泪,说:“还可以挽回吗?可不可以改变你的决定。”吉米紧紧抿了一下嘴,说:“恐怕不行。很对不起。”
苏珊忽然悲愤交加,嚎叫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