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医生心理博客

心理治疗,心理健康,心理咨询
博文
有此种思维误区的朋友喜欢使用“应该”或“不该”句式来批评自己或他人。比如,你认为自己很努力,因此应该很成功。但是如果你看到有人不努力也很成功,你会认为:她/他不应该得到成功!于是你就有了两种消极情绪:内疚和愤恨。比如,你觉得自己很努力地对人友好,作为回报,他人也应该对你友好。而事实上,你善待的人可能并不善待你。于是你非常气愤。惯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7-24 10:28:51)
贴标签是以偏概全的一种极端形式。给自己贴标签就是根据自己的错误来判断自己。比如,你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高,就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而不是客观地告诉自己:我这次考试失利了。请注意:贴标签式思维模式的自我对话通常用的是判断句式:“我是。。。(比如,失败者)”而不是陈述句式:“我做错了(或搞砸了)。。。(比如,这次考试)”。给他人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比如,你在一个牧场看到了一只(或几只)黑绵羊,你立刻断定这个牧场养的都是黑绵羊。又比如,你认识一个(或几个)印巴人身上有咖喱的味道,你于是断定所有印巴人身上都有咖喱的味道。以偏概全的毛病也是很普遍的。有些朋友知道这样下结论是武断的,因此不会完全相信自己的推论;但是有的人却对这样的结论深信不疑,结果心理上就出了问题。比如,一个男生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情绪化推论就是把情绪影响下的推论视为合理推论并接受下来。人们推理时大多根据思维的逻辑来进行,然而拥有上述思维误区的朋友做推理、下结论却是根据其情绪来进行的。比如,“我觉得自己很蠢,因此,我的智商一定很低!”,“我觉得自己很漂亮,因此,我一定是一个绝世美女!”,“我看到警察就害怕,我一定干过违法犯罪的事儿!”,“我没心情做事情,所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拥有测心术者思维模式的人会非常主观地预测他人的心理,并对自己的预测信以为真。比如:你正和人闲聊,这时候,对方打了一个哈欠。你立刻断定对方认为你的谈话枯燥乏味。你的老板建议你去休假。你认为他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你的工作很糟糕,他想要利用你休假的时间来面试顶替你的人。你遇到一个邻居。他简单的说了句“你好”但是似乎不是很乐意看到你。你于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有此种心理问题的人虽然手里没有水晶球,也不会麻衣神相,却总是对于未来做出种种预测,并且对自己的预测深信不疑。例证:你最近情绪低落,一个朋友邀请你参加一个聚会。你预言自己即使去了,也不会开心。你还预言这个聚会的食物不好吃,音乐很难听,参加聚会的人一定会觉得你很无趣。于是,你决定待在家里哪也不去,哀悼自己可怜的社交生活。预言未来的结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两极分化思维模式的特点是:简单化,非此即彼,没有中间地带。
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要么全胜,要么全败。不是黑的,就一定是白的。不是朋友,就一定是敌人。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掉进两极分化的思维误区:
比如,你决心注意饮食健康以减轻体重,但是有一天,你面对一打甜甜圈的强大诱惑屈服了,你吃了一个。接下来,你认为:吃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运用知行疗法的第一步通常是辨别出思维误区。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心理误区:思维误区之一:灾难化思维模式
灾难化思维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把小问题看作大灾难。比如,你参加一个聚会,不小心摔倒了。你爬起来后立即飞奔回家,并且坚持认为:大家都看到你的洋相,都笑话你。又比如,某天晚上,你在等你十多岁的女儿和朋友看完电影回家。十点钟,你没有听到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6-12 10:25:05)
知行疗法,或者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简称CBT,是北美地区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其基本假设是: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三者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起作用的。在三者中,思维是关键。改变思维方式应该能够起到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效果。知行疗法就是着眼于改变一个人惯常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调整其情绪和行为的心理疗效。要改变一个人惯常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