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美声】世界著名女歌手30首歌曲连播ZT
专辑名称:BestHiFiVoicesOfWomenOfTheWorld史上最佳女声示范碟
专辑介绍:
她们的声音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或者缥缈入云,或者纯净空灵,那么完美的声音,能把你的心熨得温暖舒坦。都是些熟悉不过的歌曲,如《泰坦尼克号》、《寂静之声》、《卡门》、《忧愁河上的金桥》等等,但由莎拉·布莱曼、夏洛特等人用她们的[
阅读全文]
《山园小梅》解析和她的作者,“梅妻鹤子”林和靖
【七律】 山园小梅林逋(北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背景简介林逋(967~1028),钱塘人。北宋诗人。他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正是他对梅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
阅读全文]
/thumb.jpg)
ZT:100首难忘的英美经典老歌--很好的收藏♫
掀起尘封的记忆,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百余首耳熟能详的欧美经典老歌,享受几代人的创作精华所带来的愉悦......(CourtesyofMay)
点击欣赏
1沉默之声TheSoundOfSilence
2爱的细语There'sAKindOfHush
3阳光季节SeasonsInTheSun
4唱首忧郁的歌SongSungBlue
5老橡樹上的黃丝帶TieAYellowRibbonRoundTheOldOakTree
6雨...[
阅读全文]
以下是刚刚从蔡真妮的博客上看到的:
多好的主意啊!
真是精炼,象诗中的诗眼。
谢谢她和此文的作者。
ZT:教你5分钟读完50篇世界名著
有朋友转来一篇文章,里面的一些句子我很喜欢,尤其是那些看过了的书,觉得其中不乏画龙点睛之笔,放在这里和朋友们分享。
50篇名著,如果把每篇名著都浓缩一句话,你也许只需要5分钟读完,但要真的去切实领[
阅读全文]

ZT:如梦小札:【韶光流水也留诗】来源:梦江南_于2012-08-2205:59:08
===================================如梦小札:《韶光流水也留诗》BY:梦江南
-------------------------------------------------------------
【七律】春之梳(2012)
春风又剪柳梢头,梳起千思天地游。
新绿舒眉当有梦,韶光过眼应如绸。
不幽不叹阴晴月,常感常承爱满秋.
借问今宵花夜雨,几行为我泊方舟?
【行香子】[
阅读全文]

TodayisChineseLunarJuly7-QixiFestival,orChineseValentine'sDay,Ihappenedtoreadthefollowingarticlepublishedon2006'sQixiFestival,whichwaswrittenquitehumourously,soIposthere.
ZT:ChineseValentine'sDayLunarJuly7-QixiFestival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On31August2006,Chinamarkedfestivalof...[
阅读全文]

【梦江南·七绝】
七绝·梦江南
烟雨江南碧水柔,青山两岸伴轻舟。悠悠万里家乡梦,游子天涯望月惆。
音乐和制作来自-弓尒-的美贴:
http://bbs.wenxuecity.com/sxsj/34351.html
谢谢他了。
[
阅读全文]
今晚听了两遍杨光唱的《我爱你中国》,想起来我今年春节时在诗坛里贴过旧贴,当时忘了收藏在此。
刚发现此旧贴的歌听不来了,这样吧,我把原唱的链接放此:
http://www.1ting.com/player/fb/player_76516.html
对不起了。
好的歌词就象一首优美的自由诗!比如这首,她会引起你(思乡游子)的共鸣并震撼你的心灵。尤其是在祖国欢度佳节的时候,加上优美的音乐和歌手[
阅读全文]
ZT:浅谈先秦诗歌艺术(上)说起诗歌,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唐诗宋词这些巅峰之作,至于先秦、魏晋时期的诗风总给人一种或晦涩有余,或华丽不足的感觉,于是潜意识也就回避了。因此疏离感、陌生感就有了。诗歌之所以被誉为“文学之母”,显然是不无道理的。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它对文学的意义非同小可。比如我们在评价一篇散文的时候,往往[
阅读全文]

【七绝】斑斓金秋游丹山*
五月千枫红似火,
寒秋小雨细如风。
金衣银杏飞花雨,
靓影湖天醉梦中。
*AlfredNicholasMemorialGardens,MtDandenong,Melbourne
(http://www.drbnb.com/alfred-nicholas-memorial-gardens.html)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