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是的,这里说的就是大家熟悉的舒伯特(FranzPeterSchubert,1797-1828)-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全面而多产的大作曲家。他的第八“未完成”,第九“伟大”都堪称交响曲的经典;他的艺术歌曲《魔王》,《鳟鱼》等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精品。舒伯特写过歌剧吗?回答是肯定的。据有关研究,舒伯特写过18部德语歌剧(German-languageopera)和德国传统的歌唱剧(Sings[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威廉•退尔》是罗西尼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这部歌剧原版用法语,脚本是两位法语戏剧家根据德国诗人席勒(FriedrichSchiller)的同名话剧改编的。席勒的原作是根据关于瑞士的民族英雄威廉•退尔的传说改编,表现威廉•退尔率领民众反抗奥地利异族统治的英雄事迹,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杰作。 这部歌剧于1829年在法国巴黎首演,原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歌剧欣赏散记:罗西尼的《赛密拉米德》(Semiramide,1823)前面欣赏的三部罗西尼的杰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和《灰姑娘》,类别都是“喜歌剧”(operabuffa)或带有喜剧成分的“俏皮歌剧”(operaticdrammagiocoso),而今天欣赏的《赛密拉米德》的类别只标明是“歌剧”(opera),其剧情是严肃的,没有喜剧的成分。罗西尼一生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灰姑娘》是罗西尼的第二十部歌剧(他一生共写了三十九部),属于他创作生涯中期的作品,于1817年首演。据说罗西尼只用了24天就完成了这部歌剧的谱曲,当时他25岁。剧本是贾科莫·费雷蒂(GiacomoFerretti)根据欧洲家喻户晓的灰姑娘的童话故事改编的。和上次欣赏的《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一样,这部歌剧的类别也是operaticdrammagiocoso(字面意思是“俏皮歌剧&r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http://www.xijucn.com/piyingxi/20180228/90872.html 活力四射的中国文化及传统音乐大使——琵琶演奏家吴蛮将于3月携中国北方乡村皮影音乐而闻名的陕西华阴老腔皮影戏班展开美国十二城巡演。吴蛮说,展开巡演的宗旨是发掘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引起国际上关注。请各位不要错过!支持你我的「文化源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罗西尼是十九世纪初意大利歌剧的大作曲家,他一生写了三十九部歌剧,在正歌剧和喜歌剧领域都有杰出创作。我们以前欣赏了他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下面我们再欣赏他的几部杰作。《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是罗西尼比较早期的作品。如果按照首演的日期算,《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是罗西尼的第十一部歌剧,只比他的第一部歌剧晚三年。这也可能是他最早的歌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大家都这样》原文的剧名是“Cosìfantutte,ossiaLascuoladegliamanti”,中文可译作“大家都这样,恋爱者学校”,简称“大家都这样”。也有人译作“女人心”或“女人皆如此”,但这后两个译名对原文不够忠实,并有重男轻女之嫌,所以我觉得还是译作接近原文的“大家都这样”比较好。这是一部意大利语的喜歌剧,由洛伦佐·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歌剧《唐·乔万尼》的全名是“Ildissolutopunito,ossiailDonGiovanni”,中文可译作“浪子终受罚,或唐·乔万尼”,一般简单译作“唐•乔万尼”,又译作“唐·璜”,是莫扎特最有名的歌剧杰作之一,用意大利语。尽管莫扎特本人把这部作品归为“喜歌剧”(Operabuffa),但作品实际融合了喜剧、悲剧甚至一些超自然情节的成分。 剧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以前我们欣赏过莫扎特的两部杰作《费加罗的婚礼》和《魔笛》,这次我们再欣赏他另外三部著名的歌剧,今天先欣赏《后宫诱逃》。莫扎特一生写了22部歌剧,其中大部分用意大利语,但也有八部是德语的,《后宫诱逃》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意大利语歌剧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其它语种的歌剧很少,总体水平和意大利语歌剧也仍有差距。莫扎特把德语歌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海顿(1732-1809)的创作领域相当广泛。在器乐方面,他奠定了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的体裁,被称为“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当然,他还有多种其它器乐作品。在声乐方面,除了弥撒,清唱剧以外外,他还作有十六部歌剧。由于当时意大利歌剧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海顿的歌剧都是意大利语的。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歌剧如今已很少演出了。近年来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